华夏集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有边界的,问题是,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要回答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但是,若不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无法断定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狭化了,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泛化了;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的,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非语文的;进而言之,也就无法判定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效的、高效的,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无效的、低效的。

我认为,要给语文综合性学习划定边界,有必要厘清几个前提性问题,这虽不能给语文综合性学习明确划界,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去语文和泛语文等一系列问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展开的广度导源于对语文的认识

这里的对于语文的认识包含三个问题:其一,语文是什么?或曰语文的内涵是什么?对此我们至今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有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多种不同的说法。持有什么样的语文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视野。当我们把语文的内涵主要定位在语言文字上,相应地,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围绕语言文字这一中心来展开;当我们把语文的内涵定位在语言文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特别关注文学活动;当我们把语文的内涵定位在语言文化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将会在更为宽阔的背景下展开。其二,我们在怎样的范畴中指称语文?对于语文范畴归属的认识我们仍处于模糊状态,至少在实践领域无意把它分开,比如,我们所指称的语文,是母语还是母语教育?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还是一门学校教育课程?这两对概念的混淆,会导致学校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不分,语文课程的序列训练与语文素质的自然生成不分,语文的间接经验学习与语文直接经验的习得不分,进而会导致对学校语文教育包括课堂教学的轻视鄙薄,把生活中的语文习得凌驾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上,使语文学习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天马行空、自由放牧。其三,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主要靠什么获得?有人说,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把语文能力观变为语文素养观,用语文素养似乎比用语文能力来得丰富周全,几乎囊括一切,面面俱到。但问题是,在视野大开的同时,语文失却了核心,语文学习也没有了问题焦点,相应地,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边界泛化也就随之而来。语文素养论的无限泛化,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核心问题,在全面的时髦口号下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收获浅薄的广和无序的多,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让各种非语文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语文教学却反认他乡为故乡。另一个方面,语文素质的养成是以生活中的语文习得为主还是以学校的语文学习为主,二者关系到底如何理解?什么是高效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与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联系?通过文章、文学学习语文会比到生活中、到其他学科中学语文学得更好吗?或是恰恰反过来?这在我们面前还是黑箱,我们如果不能明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指责那些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泛化、非语文化就缺乏底气。

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的理解会影响综合的深度和力度

什么是综合?什么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所谓综合,就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综合是与分析相对的,也是与分析相依存的,没有分析就谈不上综合,所谓分析,就是对事物或现象的要素及相互联系的了解和理解。也可以这样说,要进行综合首先必须对所要综合的对象进行分析,探明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正是事物内在要素的关联性的多少强弱决定了综合的可能性及其综合程度的深浅,也正是不同类、不同质的事物有其关联性,综合才成为可能,通过综合才能使事物的内部要素相互影响,产生作用,实现功能增值。否则,貌似综合实则拼合、杂烩。例如,我们常常把语文学习与音乐学科的学习进行综合,但是到底在哪个维度上进行综合,我们少有深入分析和研究。通常的做法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展音乐活动,先是唱唱、听听,然后说说。下面题为《〈穿行在音乐的天空〉教学案例》较为典型地代表这种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播放流行音乐,唤起学习兴趣。

二、穿行音乐天空,了解中外经典。

(一)走进民族音乐。

1、说说你接触过的民乐曲目。

2、根据音乐风格猜猜它所产生的地域。

《信天游》

《好一朵茉莉花》

《珠穆朗玛》

《月光下的凤尾竹》

3、说说你知道的民族乐器和用它们演奏的优秀曲目。

4、看影音片段猜乐器。

5、听音乐,猜乐器猜曲目,讲典故叙来历,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泉映月》

《高山流水》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二)走进外国音乐。

1、说说你接触过、了解过的外国音乐。

2、了解经典,欣赏经典。

《命运》

(三)自选曲目推介(分小组介绍)。

三、交流各自感悟,感受音乐魅力。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这节课不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倒很像是一节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音乐知识的介绍、乐曲的播放和欣赏,而语文学习却被遮蔽了,被削弱了。但是,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音乐欣赏与语文学习内容安排得多少,真正的问题表现在这节课的综合性太弱,我们几乎看不到音乐欣赏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维度,到底在哪里达成了综合。如前所述,凡综合,应该找到综合对象之间的相通、关联的综合点,只有凭借这个结合部才能实现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不同学科的融通,进而达成对事物和学科的多重理解。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就是要凭借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来实现学生学科素质的多重建构。具体到《穿行在音乐的天空》这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它显然是语文学科跨入音乐学科的综合。在这种跨学科的综合中,我们首先要找到两个学科可以综合并实现综合的基点,这种综合的基点主要不在说说乐曲的知识上,也不在听后谈谈感悟上如果把综合定位在这两点上,那么语文学科就可以随便地综合,就可以与任何东西综合,这恰恰是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泛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语文与音乐综合的基点应该建立在二者的联系性上,具体地说,语文与音乐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同为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同属表达情感的符号系统,只不过一个用语言文字这个符号来表达,另一个用音符和旋律来表达。当我们体验同一种情境、同一种情感,我们既可以用音乐音响、节奏和旋律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那么,音乐的表现就可以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表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凭借两者的共通性把音乐唤起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与文化的深度探讨。如,《二泉映月》与《命运》,同是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的情感,但因其艺术表现手法和手段的不同而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联系乐曲的作者身世、文化背景和使用的乐器来进行探讨,将是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这样的综合,不仅从音乐切入来学习语文,也是从音乐出发走进文化。当然,民歌、流行歌曲与语文的联系性更强,也更加便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