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现概括介绍如下,期盼对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裨益。

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这里的行,指道德行为,文,指文化知识。他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先。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王夫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动力。这些都是在说,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其他教育的首位。

二、文行忠信同时并举

古代教育家不主张孤立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主张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思想品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他还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思想感化。也就是说,他认为《诗》三百首中,每一篇都是寓含纯正的道德教育的。荀子专门写有《乐论》,认为立乐可以管乎人心、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用忠实于事实的史籍以及历代名人的高尚操行来教育后代是历代思想家的一种优良传统。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宋代司马光领衔编撰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历史事实来教育启示人们,起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借鉴作用。

三、有志者,事竟成

古代思想家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在心为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都有志愿、志向、理想和努力奋斗的意思。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励人们下决心去做合乎道德规范的事,做一个高尚的人,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朝着既定的目标,矢勤矢勇,强心强志,锲而不舍。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勉励人们要立志。孟子强调持志和尚志。他说:夫志,气之帅也。并提出要培养一种浩然之气,要求人们奋发向上。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我们要提倡的。

四、家齐而后国治

我国历来把国与家联系在一起。家齐而后国治,是许多古代思想家政治理论的基础。在古代不可能普遍设立学校,因此家庭历来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即使有私塾,也是以家庭为基础。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更历来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考察古代家庭教育时,从内容看,必然会涉及许多旧礼教,历代关于家训、家规之类的作品,其中糟粕多多,这里不加评述。但是古人关于家庭教育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如母教、蒙养教育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代思想家十分注意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所起的作用,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就是讲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王夫之还提出,如果想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之成为善良的人,就必须改造环境;如果全国的环境都得到了改善,那么全国所有的人都会变成善良的人。这些思想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六、言教为后,身教为先

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不主张言教为后,身教为先的。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些都是在说,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稳,才能去要求别人,也才能令人信服。

宋代历史上以改革出名的王安石写了一篇《原教》,主张思想工作的方法重在感化。怎样来感化呢?就是要通过榜样的作用。他认为这就是从本入手,如果强调法令规章,采取强迫命令,这只能看作是表面形式,不会见之于实效。古代许多教育家如此重视身教,认为正己才可以正人,这确实是他们切身体验的总结,它作为思想工作的一种历史传统,应该加以珍视和发扬。

七、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孔子十分强调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翟的教育方法,更注重躬行实践的原则,他十分强调言行一致,认为君子要以身藏性,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况更有精辟的见解,他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在这里,他以言和行的关系作判断,将人群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人言行一致;第二等人能做不能说;第三等人能说不能做;第四等人是说得好做得坏。这对我们识别人和做思想教育工作是多么有启示呵牎直到明清时代,作为有民族气节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王夫之和农民出身的唯物主义者颜元,都强调达到优美的道德境界,必须脚踏实地,有实际行动。

八、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所谓因人制宜,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要有层次,要有重点。孔子提到了解人的基本方式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审视他的日常行为,观看他所经历的事,细察他的意志所向。这样细心地去观察,人还有什么内心活动可以隐瞒得了呢?孔子用这种知人法来做思想教育工作,显然能收到好的效果。这完全可以为后人所借鉴。墨翟在教育工作中也很早提出了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出要根据对方的接受能力,采取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引用各种不同的木材作比喻,主张对人要因材施教,各得其宜。为了要因人制宜,就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包括循循善诱,引而不发,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原则和方法在内。特别是思想疏导工作,古人很注意细水长流,可以从细小处简易处入手,但要从远大处艰巨处着眼,不能急于求成甚至允许重复、停滞和反复。孟子就非常反对教育培养工作只凭一时的愿望而不顾具体实际的做法。他用揠苗助长的故事,指出如果思想教育工作也这样做,那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荀况也认为思想教育必须日积月累,专心到致志,朝夕不息终有成功之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