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第一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们,对如何拓开学生作文的思维层面,大多作过研究。若不能就学生作文中的思维迷津点破,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很难有提高。我就平常作文训练中的点滴做法钩要成文,以就教方家。
一、扣住文题中关键字的意义翻奇出新
题者,额也;文题,即文章之额。观人,先从额上着眼;作文,宜在题中用意。大凡写作高明之人,常于此上费心良多。鲁迅先生的杂文《文学和出汗》,从字面上看,文学与出汗实属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但仔细琢磨一下,出汗最多的是劳动者,文学应表现劳动者的生活这一命题则被幽微道出,令人拍案叫绝。所以说:美人当美目,妙文有妙题。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多引导学生在文题上多事稼穑之功呢?请看下面三道作文题:
《说习》《也谈泛滥成灾》《发愤读书之我见》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文题的含义,综合学生之见则为:《说习》的主旨谈学习的重要性,《也谈泛滥成灾》的重点谈×××的危害,《发愤读书之我见》一文应主要谈如何努力,才能使学习有成效。然后,我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作文思维上的两点不足:一是熟,新意不多;二是直,作文思维上没有层次感。接着,我引导学生查辞书,查检、了解习滥愤的字义演变。最后,学生明白了:习,数飞也。小鹰经过反复的练飞后,才学会飞翔;滥,河之源也,河源涨水,下游成灾;愤,怨也,发愤读书,就是把心中的怨悱泄发出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来学习。这样,学生的作文思维一下子就被放开了,被激活了。
所以,扣准文题中关键字的意义来翻奇出新,既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又不失为拓开作文思维的一种好方法。
二、扣住文题所蕴含的逻辑关系翻奇出新
人们常常说,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作文审题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应该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次地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其内蕴的逻辑关系的注释、阐发,增加文章的说理力度和思维深度。
如作文题:《对症下药之我见》《也谈负荆请罪》
学生在审题时,一般都局限于成语对症下药负荆请罪的字面意义,形成一个思维漩涡,既转不开,也转不出。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失时机地点破学生: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存在,在对症与下药之间,在负荆与请罪之间有什么潜在的逻辑联系呢?顺着教师启发的思路爬梯,上到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的眼界一下开阔了。非常清晰地把握住作文题内的逻辑关系。
对症下药所内蕴的逻辑关系为:对于下药来说,对症是关键,找准病因,是下药的前提;对于对症来说,下药是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下准药,下好药,是治病的机要之所在。
负荆请罪所内含的逻辑关系为:负荆是请罪的方式,请罪是负荆的必然结果。为什么廉颇要采取负荆的方式去请罪呢?深挖深察之后,廉颇的胸襟、品德就一下凸现在读者面前。
因此,学生在作文审题时,一要把握文题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既拓深了作文的思维层面,使论证说理更缜密无隙,又可使文章在立意上翻奇出新,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扣住文题的隐含信息翻奇出新
作文的题目常常让命题者拈断数根须,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吟定的。因此,文题的隐含信息丰富而幽微,这就要求作文者披迹寻求,准确捕捉,并能一语道破,翻奇出新。
如作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
仔细审题,从名句梅花香自苦寒来立意,首先就要确立文体,写说明文,则需运用植物学的知识按照合理的顺序说明即可。如果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则文题的隐含信息就很值得研究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一个比拟性文题,我们在作文前必须把这个比喻的本体找出来,是什么呢?诗的上句说宝剑锋从磨砺出,谈磨砺就应该是这个文题的隐含本体了。有一个同学在作文时,从锻炼身体到磨炼意志来展开思路,深入阐述磨砺在人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完全切合命题者的初衷。一个比拟性作文题,绝不止一种隐含意义,我们作仔细的揣摩玩味,就会发现它的隐含信息还有:成大事的人,都会经过种种磨难挫折;事业的成功,都是不断失败的结果事实上,只要我们在审题时能把握住这种比拟性文题的隐含本体,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思维之锁的万能钥匙。
再说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这是一道高考作文题,它隐含着一条与文题相反的信息,即因打翻了牛奶瓶而哭泣。如果在作文构思中,面对打翻了的牛奶瓶,先驳哭泣的态度,再立不哭泣之精神,一驳一立,反中取正,就能拓开思维的论证层面,达到翻奇出新的目的。
要之,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常可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正面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如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即是;二是反面的,具有对立性的特点,如文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在审题时准确把握文题的内在信息,就能洞察文题的命题主旨,扣准要求作文章,就不悉作文不成功了。
四、供料作文,必须挖掘出材料的主旨,在立意上翻奇出新
1978年后,供材料作文一直主导着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章熊同志曾说过几年来的作文试题都尽量设计各种限制条件(即所谓的‘给材料作文’),并且偏重于议论文,而命题者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常常蕴含丰富的信息,甚至于把材料主旨隐蔽在其它干扰信息之内,造成考生的错觉。因此,对作文材料的隐含信息的捕捉,就一定要费一番思量。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第一,排除干扰,准确把握材料所寓含的主信息。
如例:有一位女同学想报考师范学院,主考老师问她为什么报考,她笑着说:她小时候幻想自己成为伟人,但觉得不现实;后来她幻想成为伟人的妻子,也觉得不现实,最后她又决定成为伟人的老师,这是她毕生的追求。可以想象,这个普通的女学生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她所教的学生中也一定会出现伟人的。
这个材料的隐含信息是比较丰富的,粗看材料,常常会被一些干扰信息所迷惑,造成学生对材料主旨的理解失误。一般人都认为放弃幻想,面对现实是这个材料所蕴含的主信息,因而就此立论,敷衍成文。其实,学生在把握材料信息时,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主考问这位女生为什么报考师范。女生的回答很巧妙,巧就巧在她一语道出了两层含义,其表层含义为当教师是现实的选择,深层含义为教师是培养伟人的职业,也就是说,女生答案中的主信息应该是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懂得了这一点,学生立论就可以排除干扰信息的误导,披沙拣金,从而确立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
第二,反复筛选,准确把握材料寓含的多信息。
如例:斑羚的飞渡
狩猎分队的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夏洛山的伤心崖上。这伤心崖是两峰之间的断崖,崖底深不可测。斑羚在这里陷入绝境:眼前六米外,是充满生机的另一座山峰,身后几十米是凶残的猎狗和摩拳擦掌的猎人。前进有生存的可能,后退只有死亡。斑羚别无选择。
斑羚善跳,但它们的跳跃极限也只有四五米。一只勇敢的斑羚奋力起跳,想为羚群探出一条生路,离对面山峰尚有一米远,它像流星一样笔直坠落。
然而,它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有了这慷慨一跃,斑羚得到了可贵数据。不一会儿,这群羚羊迅速分成两队,从体形上看,大约是中年、壮年、老年的站在一边,幼小的和正在发育的半大羚羊站在另一边。所有的斑羚都在哀鸣,同时调整着队伍,两边的羚羊数大致相当惊心动魄的一瞬开始了:半大的斑羚跃起了,紧跟着,老斑羚跃起,一先一后,一高一低;就在小斑羚坠落的瞬间,经验丰富的壮年斑羚恰好落在它的身下犹如空中平添了一块跳板,小羚第二次起跳,奋力一蹬,余下的一米距离轻松跃过,就这样,成对儿起跳,约半数斑羚成功飞渡,站到了郁郁苍苍象征着生存乐土的对面山头。
材料所描写的场景是悲壮的、感人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的启迪不只是情感上的震撼,更多的是深层的理性思考:面临绝境,斑羚能生存吗?试跳斑羚的坠崖有价值吗?中壮年斑羚作为幼小斑羚的生命跳板,为什么能配合得如此默契?通过反复阅读材料,不断拓深对材料主旨的多角度认识,从而把它所寓含的多信息点都挖掘出来,如学生命的作文题:《绝境与生存》,从死地后生的角度,谈绝境与生存的关系;《可贵的牺牲》,从种族繁衍角度,谈个体牺牲的价值;《默契的生命跳板》,从生存发展的角度,谈配合默契的重要性。
因此,对一个材料的阅读理解,不能只限于某一思维,应放开眼界,反复思考,多角度把握材料隐含的信息点。
第三,逆向挖掘,准确把握材料寓含的反信息。
所谓反信息,就是指与平时所形成的对某个事物的固定认识相反的再一次认知。如例:
有一个瞎子,晚上出门时,一手拄竹杖,一手提灯笼,有人讥笑他是白费蜡,但瞎子笑而不答,晚上出门时,仍一如既往提着灯笼。
如果按照瞎子点灯白费蜡的固有思维去分析材料,去立意作文,则毫无味道可言。但如果能逆向挖掘一下,其意境就大不一样了。有个学生以《照亮别人》为题写道:瞎子在黑夜里点灯,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他,不会误撞他,这样就可保护瞎子的安全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既为别人照路,又能帮助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能帮助到自己由于这个学生对材料进行了逆向的把握,因此,在文章立意上就能翻奇出新,别具心裁。
总之,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像巴金笔下的灯一样,把学生的写作思维照亮,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