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的过程关键就是实践的过程,不过,一提实践一词,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的热闹情景,就语文课来说,实践更应该是思维的实践,语文课中实践的体现,首先应体现在学生的眉眼上,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双眉舒展,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这才是学生真正有价值的实践。所以,学习的实践应该是思维的实践。
针对这堂网络课,教研员强调,在网络课上,教师的身份应当隐去,而我认为,网络课教师的身份不但不能隐去,反而更应该凸现,原因是:网络的最明显的特性是信息量大,让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自己来把握学习的方向,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小学生,就是成人,面对网络上的千百万的信息,也会一时迷失方向,有一回,我就在网络上浏览古代诗词时,不知不觉中去影星写真这个网页上串了个门,而且耽误了一晚上的活,所以说,网络课上,要求隐去教师的身份,是行不通的。
在这堂网络课上,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诗中美的意境,我使用了多种促使学生感悟的感知手段。例如,在指导学生赏析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中,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诗的意境,我引入了一副图片,这个环节是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这幅图片应该是哪首诗的意境。学生很自然地搜寻到了画与诗文间的关联。不过,我的目的不光是想把这一环节处理成画意与诗意的契合上,而是想让学生对照图画和诗句,找寻没能表现出诗中的一个字所表现的意境的地方,这是个难点,难点的突破,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个没能表达出的诗意的字是一个古字。因为这个古字就给乐游原加载了久远的时间跨度,就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美好的瞬间,被置于时光久远的历史中去,让人读来,不光能感悟到夕阳西下的壮美和美好事物的容易消释,还能感悟到,如此美好的事物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它更应该是美好的永恒,然而,最让学生为之一振的是,他们也从中体悟到的一种欲说不能的历史废墟感,而这种历史的废墟感,就是人们在游览古迹时的那种心随千秋去,心与古人游的心理快感。就这样,经过给一幅画摘挑,哪一点不能表现诗意这一环节,使学生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些诗画的审美方法,使他们能站在作品的高度来欣赏审视作品,学生的心才能与诗人的心境相恰和。
教研员一再强调,不要把这节课上成文学欣赏课,这几年来,就小学而言,好像上头一再强调这一点,而我却不敢苟同,不过,我没敢和教研员分辩,因为他官大,可是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段,最缺少的就是文学欣赏课,试想,不帮助学生去欣赏文章中的美好的东西,那么,我们又能在课上帮学生干什么?没有达到欣赏赏析这一层面的语文课,就没有充分展现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人文色彩的语文,就如同是一幅没有人存在的山水画,虽有美的意境,却没半点灵性。所以,新一版的教学大纲中,把语文的性质加入了人文性的提法,并且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可是,我总觉得这一提法多少有些可笑。试想,数十年来,几代教育工作者,前仆后继地教授,本应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课,而专家们现在才恍悟,原来应该把语文加上人文性,而且,是在人人都早已心知肚明的时候,只有他们,在他们认为的,教育工作者仍旧蒙在鼓里的时候,郑重其事地严肃地提出人文性,这个行为本身就具备了讽刺的情味。
举个例子:这种对语文的正确但又可笑的定性,就如同在对旁人说,为我生了一个已年满30岁的儿子的,晚上在家和我睡在一个床上的女人应该是我爱人一样滑稽和复赘,可悲的是,这一幕滑稽剧还在如正剧一样精彩的上演着,而且,许许多多的人在追随着这一喜讯,积极地上演着一出出喜剧。不过,外国的戏剧评论家们却有着这样一个论断:所有的喜剧都是悲剧。在教育教学上,理论传播永远滞后于教育教学实践。也就是说教育教学理论缺少前瞻性。
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更要把网络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种提法不是多余的语言游戏,是针对语文研究者们,而提出的无奈的恳请.靳家彦老师,我们的老校友,于去年在我校举行的给北师大学员们的讲座中,给大家勾勒了一下,什么是网络语文课,算上那次,我已经在不同场合,听他讲这个例子有三遍了.这也说明他很青睐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如果把翠鸟一课假以网络化之下的教授,学生们就会了解掌握,比课本知识不知多多少倍的知识,还举例说,在网络上,学生可以了解到翠鸟的种类,生活习性,乃至地理上的分布,以及翠鸟的身体构造等等等等.他说,这就是网络语文课的优越性.而我感觉,靳老师所说的这样的网络课,应该更替一个名姓才更为妥贴,应该叫他网络生物课,或是任意的一门什么学科的网络课,可就是不能称之为网络语文课,因为照他的这种指导去上这节课,确确实实就不是语文课.靳老如此真诚指导着学员们,指导着他们什么是网络语文课,其迫切程度,就如同他要马上呈现给学员们,一只刚被孵化不久的,毛茸茸的,还张着柔软黄嫩嘴巴的小翠鸟,不成想,等提起这只生物的脚爪,投递到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只刚被孵化不久的,毛茸茸的,还张着柔软黄嫩嘴巴的鳄鱼仔.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可以张开双手暂且收下,不过,一等奉送者转身离去时,还是赶快扔掉这个怪物为妙,不然,老鳄鱼会把我们一直追到网络语文课堂上.然后会剖开自己的肚皮,急迫地等着我们,为学生们讲解网络语文课上的,关于鳄鱼体内构造的语文知识!我始终相信,神圣的教学领域没有权威,只有真理.真理是欢迎人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它的,而权威会对要检验它的人们挥起铁拳.或是摆出一副铁拳不值一挥傲慢.
我的这堂网络课算上试讲,上了三遍,但是,相同的课文,却有三种大不相同的课上网络内容来体现,这就说明网络课的随机性很强,这也是网络的特性造成的.为此,课上给人的感觉是教学主线不是很明晰.但是,如果要是没有了这种随机性,也就不能称之为网络课了,试想,几堂试讲课上下来,内容却相差不多,那就很明了地说明,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的匮乏.信息匮乏的网络不是真正的网络.相反,网络平台上海量信息的存在,就势必会强迫教师,在上网络课时,要对所上课的的大量的网络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体现所教授的知识应以点阵的形式布局,这也是不同于以线性推进的平日教学的形式之处.
上网络课,普遍认为应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为理想,通过实践,我感觉,也不尽然.原因有两点:第一,网络课讲求的是人机对话,上课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以网络为平台,自主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还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浏览,因为,生活中浏览网页没有时间限定,而且目的性也随着时间的宽松而变得随意和模糊.可是,作为上网络课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担负着在单位时间内把知识学会的任务,再加上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是高度集中的,所谓的合作学习的过程,势必干扰作为学习个体的思维流程.所以,网络课上,不要依赖于当下很时髦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这是原因之一.其二,合作学习之前,要围绕这一节课的总目标来确定合作学习的分目标,其实,合作学习应该是以学习个体间的意见分歧为开始,有了意见的分歧才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的必要,才能明晰地体现教学的真实性,检验教师的能力,经过讨论的过程后,最终的落脚点应是意见的趋同,由意见的分歧到意见的趋同的过程,才是学生的思维思想增长提高的过程,相反,合作学习伊始就设置内容趋同的学习点,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说的严重一点是落伍.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内容趋同的讨论点,对的几个学习个体来讲,在没经过充分地讨论的前提下就会出现一样或是相似的答案,其实,这样的答案看似是几个学习个体间合作得到的,实质上却是学习个体间在用同一种声音说话,那么,来自于几个学习个体的同一种声音的回答,说得明确一些,就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人们看着它多少有些新颖,那也只不过是它披上了一层翻了新的长衫而已,所以,教师如果打算在课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部分教学过程,就应该向学生明确所要合作环节得分目标,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分目标还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讨论的领域,这个分目标的确定,最好要以最大可能的意见分歧为立足点,不然,学生就没有了充分的讨论的空间,没有了讨论空间的讨论没有意义.它就如同强迫孩子们在一根铅笔上跳冰上芭蕾一样无奈和可笑.找不出能引起意见分歧的问题时,就没有必要设置合作学习的形式.更不能以教师命令学生进行讨论这一方式,来体现所谓的合作学习.举一个例子:小学课本中有一句古诗名句,叫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师讲到这一句时,想运用合作学习了,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趋同的讨论点;老师说,这个绿字作者用得很好,同学们现在讨论一下为什么好.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命令后,合作学习了好一会.然后开始用同一种声音向老师汇报:中心意思是,这个绿字原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所以就好了,或是有的学生再发挥一下说,因为绿字把形容词用作动词了,这样就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写活了.教师加以肯定,然后合作学习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答案趋同的讨论点,所以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只能在问题趋同的前提下,进行着没有讨论兴趣的讨论,结果,也只能得出相类似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虽然正确,但我敢肯定,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这个绿字怎么就把美景写活了,因为他们所理解的活只是词性活用的活,而不是春天生机勃勃的那个活.这个例子就是老师,在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个形式,来命令学生,去围绕一个答案趋同的讨论点,而进行的一次,学生仍旧是被动者身份的被动讨论.所以,我感觉效果不好.据说,这个老师是我们的对手鞍山道小学的优秀教师.我这节网络课上,也有同学提到了这首诗中的绿,我没有让他们合作,而是以在电视上,时常能看到的风景片提示他们,这段风景片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所体现的是树叶在几秒钟之内就绿了,花忽然间就开了,更绝的是,镜头俯拍大地,大地在瞬间就由南向北地次第绿了起来,我把这个例子讲给他们,并说,这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境.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明白了这个绿字的妙处,进而产生了心理愉悦.为了进一步强调绿字,我又说,在现代生活中,很多美妙的艺术作品,往往跳不出古人对美的诠释,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安石也就没有这段风景片的创意.马路边有一种公益广告牌,拍摄的是无垠的草原上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体现的不就是野旷天低树的诗境吗?这种进一步的解说,我是想让学生明白,诗的美在书本上,但更在生活中.不用心去体悟生活的人,它的心中没有美的愉悦,更没有资格谈去享受苦难.
这堂课,我加入了一些背景音乐,这也是很流行的做法,可巧的是,这曲子叫做欸乃曲,其曲意取自柳宗元的诗,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有学生恰好谈到了这首诗,我也就随即把这首背景音乐欸乃曲的音量推大,说这首曲子就是取材于柳宗元的诗,渔翁,此时学生才感觉到,原来耳边自始至终有音乐存在,并且静心欣赏了一会,闲澹舒缓而又不失凝重的古琴音韵,和诗句在相互诠释着,在脑海中,学生们也会映现出一幅飘逸的,充满色彩和动感的风情画,就这样,诗与画有过联系,在这里,诗与音乐有了联系,多感官的配合使学生产生了心理的共振,而且作为背景的音乐,被推到了前台,成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就丰富和突出了背景音乐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