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时候,人们多的是他信,少的是自信,甚至从来没有对书产生过怀疑。而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却是:文章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这种不迷信、不泥古,敢于向书本叫板的精神是多么难得,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多么珍贵。事实上,文章是人写的,缺陷难免,甚至情理不通。即使大家也不例外。请看《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
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作者就乘船避难事,借世人之口定华歆、王朗之优劣。读者也就只在作者片面的思维里寻找答案:王朗接纳搭船者在前,抛弃逃难人于后,出尔反尔,轻诺寡信,自然属劣。华歆对求助者始则为难,终不相弃。一诺千金:不答应则已,答应的事一定照办,当然是优。
但世人之口绝对不会天下一统,只会众说纷纭:
我们怎么就能完全排除华歆不是在与王朗抬杠呢:我华歆拒绝别人搭船,你反对,让我难堪、孤立;你王朗现在要反悔,没门!我也让你尝尝难堪、孤立的滋味。华歆冠冕堂皇的言辞里掩藏着的居然是小肚鸡肠的报复,真是虚伪到了家,还优呢,优什么优?
华歆拒绝逃难者搭船的请求和王朗后来的反悔都是基于他们的共识:三个人乘船,肯定逃不出贼手。明知只能两个人逃命,为什么要三个人同归于尽呢?何况分开逃跑,另一人也有侥幸活命的可能。王朗也知道出尔反尔不好,但要逃命,就顾不得了(当然王朗只是为了顾及自己的生命,这完全没有什么不对,古人也不主张作无谓的牺牲)。华歆为了闹意气,甘愿与别人同归于尽,是不是太偏执!
跳出作者思想的局限,答案是多元的,贴近生活的,贴近大众的。这些离经叛道的议论,学生没有自信的学生,是不能问津的。但一经点拨,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一发而不可收。这在此后他们对王安石的《伤仲永》的学习中得到验证。他们居然敢怀疑唐宋八大家,敢批评王安石胡说八道!
生1: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方仲永,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5岁,从未见过文房四宝,就是把笔、墨、纸、砚摆在他眼前,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玩艺儿,叫什么名字,作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么用了。怎么可能忽啼求之?怎么可能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生2:文章说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是因为其父不使学。而方仲永的神,本来靠的就不是学习。前面说他不学习而出众,后面说他不学习而不出众。作者是在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
生3:作者宣扬的是要学习呢,还是不要学习呢?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生4:人们花钱请方仲永题诗,或是请他父亲作客,作为回馈,他必须作诗。这难道不是学习?
看,学生的自信是干柴,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烧成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