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根植于大地》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根植于大地》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小题

根植于大地

文/孙青松

丰衣足食了,都市居民们有了在陶盆瓦缸里侍弄花草树木的雅兴。这样的雅兴,一来能点缀装饰厅堂,美化庭院;二来能悦目怡神,陶冶情操,添加生活情趣。栽了花草的陶盆,种了树木的瓦缸,也因此博得了一个相当儒雅的称谓:盆景。缩龙成寸,小中见大、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类的赞语,叠加在盆景之上,使其声誉鹊起,身价倍增。于是,从者众多,业态兴隆。

盆景族从山谷中挖来一株兰草,从山岭上刨出一束映山红,从平原乡下移植来一根葡藤,从苗圃里买回一棵幼松,小心翼翼地植入那些彩绘过的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盆中缸里,扶正苗木,虔心敬意地培土、浇水,尔后摆放于狭小的庭院和局促的屋室里。从此,盆景的主人依四季之更替,将花盆在室内室外搬进搬出;随时令的变迁,适时地对苗木施肥修剪,打杈捆扎……为消酷暑焦渴,三伏天早晚两浇水;为御严寒冰冻,三九天昼夜开暖气。真可谓日日频顾惜,夜夜不能忘。用心良苦,关爱有加。盆景人期待着盆中花草叶绿花艳,葳蕤生辉;盼望着缸中树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遗憾的是:盆景中花木成全养花人者甚少,辜负养花人者甚多。空谷幽兰的雅致,映山红花的壮丽,挂满葡萄的藤架,苍翠挺拔的劲松,在养花人眼前并未有太多的真实呈现,往往是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一堆盆装的僵土死木,丢弃在院子里的墙角,无人问津。功夫白搭,失望沮丧,是多数盆景人的不愉快结局。我想:歌曲《兰花草》中的几句歌词,应该唱出了盆景人的心声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何以有这样不愉快的结局?这样的问号在我心中悬了多年。苦思冥想之后,我豁然开朗:花木根植于盆土,定会与大地隔阂,不接地气,营养不良,精神萎靡,叶衰花败;根植于大地,才会气韵流畅,青枝绿叶,生机勃勃。浑厚的大地,蕴含着丰富的氮、磷、钾无机肥,腐殖质、微生物有机肥,为花木的生长储备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深厚的大地,厚德载物,为花木的盘根错节,留足了回旋的余地;宽广的大地之上,空旷辽阔,给花木茎杆枝叶的拔节伸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农家院的葡藤,不用施肥,金秋时节也会挂满玛瑙;空谷的幽兰,不用护理,也会暗香浮动,风姿优雅;山岭上的映山红,无人关爱,年年春天也会烂漫山野;黄山上的迎客松,无人修剪、造型,却成了黄山永远的剪影和象征;沙漠胡杨,更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英雄树气概,令世人惊叹不已。区区瓦缸陶盆,土少壤贫,其中所植花草根须肤浅,缺水少肥,岂不面黄肌瘦?树木蜗居于闭塞之盆缸,气息不通,根盘足曲,何能清荣俊茂?纵有手艺高超的农艺师来料理,也只多能料理出花木的病态之美,绝难长成栋梁之材和壮观的风景。

苍莽大地,蒸腾着生生不息的神秘地气;扎根大地,生命便会荡气回肠丰盈蓬勃。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只有根植于肥田沃土的大地,才能根深蒂固成长茁壮,树高千尺华盖如云;文学艺术之树,只有根植于诗书文字的大地,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才能吐故纳新万古长青;国家民族之树,只有根植于百姓民众的大地,与草根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长治久安、江山永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情真意切的问答,在我的耳际萦绕不休;血沃中华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沉雄苍凉的诗句,让我的心弦颤动不已。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善于从生活中选材,从人们竞相效仿、纷纷养殖盆景起笔,生动描述盆景之业的兴旺,为下文嘲讽议论作好铺垫。

B.文章第2段生动描写养花人百般辛苦,潜心养殖、精心侍弄,但是到最后还是前功尽弃,功夫白搭,为下文展开议论打好基础。

C.文章第3段作者思考了盆花不能如人意的原因,生动描述了花木只有扎根于大地才能生机勃勃的道理。

D.为了增强文章表达的效果,作者在文中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感人。

5.文章标题根植于大地有何含义?(6分)

6. 文章结尾是否可以删去,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4.A。应该是为下文描述人们百般辛苦,潜心养殖、精心侍弄花木做好铺垫。(3分)

5.文章标题一语双关。作者由花木扎根于大地才能生机勃勃的道理继而联想到文学艺术之树长青和江山永固、长治久安的道理。可谓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发人深省。(6分)

6.不能删去。文章结尾分别引用艾青和鲁迅的诗句表明了作者扎根于祖国大地、服务于人民的决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6分)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