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聚室而谋曰(谋划,商量) 杂然相许(纷纷)
B.惩山北之塞(惩罚) 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C.毕力平险(险峻) 且焉置土石(哪里)
D.山之一毛(毛发) 何苦而不平(愁,担心)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于:运于渤海之尾告之于帝
C.焉: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
D.其: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
3.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愚公是以发展的眼光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所以对移山充满信心。
B.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愚公和智叟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同时,运用二人姓名加重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C.“其妻”与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疑问,其态度是一样的。
D.本故事以神话结束全文,更加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A2.B3.C4.⑴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⑵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