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课改实验区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的专业结构与课改的要求很不适应,在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产生一些困惑。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很有必要尽快加以解决。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基础是吃透教材。
最近报纸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当课改专家问新教材怎么样时,我们一位实验教师的回答十分干脆:很好。理由是比原来容易多了,令人啼笑皆非。由此看来,在我们的一些一线教师中,对新教材缺乏认真的钻研,一知半解,甚至以讹传讹的确实存在。这就使得对新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和开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尚且存在偏差,又怎能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诚然,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要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但是,新的教材观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连既有教材的把握都有困难,那么,当务之急还是强调教材的权威,同时要在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上下工夫。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
新课程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中,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缺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改革不能走极端,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并不意味着只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种学习而否定另一种学习,更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所有有效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或是其他某种类型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何种学习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条件来综合判断的。
三、如何看待学生的生活体验?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生活,课程是经验,只有那些让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课程。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在一次全市小学数学观摩课上,一们教师讲的是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要求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举例时,一个学生说:妈妈的年龄32岁,奶奶56岁,奶奶的岁数比妈妈多得多,妈妈的岁数比奶奶少得多。做课教师为了充分运用这个恰如其分的例子,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小组接着一个小组地去重复它。这样做显然说明两点:一是说明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二是反映对新课程标准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体验的理解比较片面。因为在这次听课的可容纳上千人的剧场内,有很多可供师生借鉴的素材,比如说,我们班听课的学生与台下听课的数百名{当然学生的头脑中对数百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叔叔、阿姨人数相比,舞台上的顶灯与会场内的顶灯总数相比,舞台上的凳子与台下的椅子数量相比,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得多?环顾我们的四周,上下左右,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为什么就只能拿奶奶的年龄与妈妈的年龄相比呢?
四、倡导表扬与善于纠正错误并行不悖。
曾有学生这样描绘他们的老师,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满脸旧社会,五官全错位。如果真是那样,就很难作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要吝啬自己表扬的语言。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在老师眼里,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让学生坦陈自己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其在认真思考基础上得出的答案。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错误,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