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从课后题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

从课后题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

求索

郝敬华老师在谈国标本(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中指出:课后作业题是每课书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每课的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每课书要强化目标达成意识,把课后作业的教学当作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不妨从课后题的角度研究一下课堂教学。

《蜗牛的奖杯》课后共安排了五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朗读课文是常规要求,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二项内容是学习生字,共安排了应学会的10个生字,其中超过十画的生字就有8个,除此还有5个字只识不写,1个多音字。第三项和第四项内容都是词句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第三题意在巩固识写,强化对词语的记忆,第四题则是将两个同义词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多彩。第五项内容侧重于教材资源的开发,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加深对寓体的独特的体验。

如果将每道课后作业题的要求明确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到课时安排的紧张,按参考书意见,安排3课时,3课时时间比较充裕,一般第一课完成初读任务,把课文读通,第二课时进行的是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精读训练。第三课时,适度延伸,说写训练;在学生反复读书,生字在眼前多次出现的情况下进行写字教学,教学效果自然扎实一些。如果是公开课,应该按两课时进行预设,两课时的设计,就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就本文而言,作者用童话的体裁揭示的是要正确对待荣誉的道理。怎样才能收到这种效果,我们不能只引导学生关注事情的最终结果,而要从过程中汲取教训。过程是什么?是蜗牛洋洋得意,只图虚名的心理变化过程,正是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导致了它慢慢爬行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第3自然段的朗读品味上。

重点确定以后,时间的分配就会明确些。

第一课时,完成初读任务,在全文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将第1、2自然段的精读教学也要完成。第1、2自然段只是导致蜗牛洋洋得意的诱因,但不是决定因素。再者说,到第三段的学习时还可以上挂下连:蜗牛睡在奖杯里想什么?读读第二段,效果可能更强。学习这两段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从前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些词中知道的?一个要求:通过你的读让以前的蜗牛复活吧!这部分内容中,遥遥领先这个词孩子们难以理解,不妨让他们看看第一幅图,和蜜蜂的神态比较一下,自然就理解了。

第三段的精读,要抓住中心词得意洋洋来统领全段。得奖后的蜗牛是个什么样子?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老师不想听你对这个词的解释,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估计孩子们能找到课后的第四题中的句子,于是第4题的处理就有充裕的时间了。唯恐和生怕两个同义词比较,首先要考虑到孩子们对唯恐这个词是否理解,估计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提前安排学生查一华夏集,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式去进行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不妨结合课堂教学用上这两个词说上一句话:你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找不到你?这样,孩子们就能对两个词的感情色彩有所分辨了。

最后一段是事情的结果,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引导学生读出身负重奖的蜗牛的勉强和慢慢就可以了。

朗读的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然后才是声调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孩子们如果动了真情,声调上自然是各有千秋,绝不可整齐划一。

课后第五题: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既然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说,就难免说空话。如果按教学的进程,在孩子们还沉浸在童话的氛围中的时候,做些变通:蜗牛望着以前在空中和自己一起自由飞翔的蜻蜓、蜜蜂、蝴蝶,它会怎么说?追悔莫及的蜗牛还愁没有话可说吗?

虽然是阅读教学,但是低年级却承担着很重的识字、写字任务。一般的教学设计中,这部分也一带而过。如果安排两课时,也不妨来个分散识字,教师板书蜗牛奖杯学生用心观察,完成了两个生字的书写指导,中间的的偏偏不写,来他个阅读期待,一举两得。第一课时如果有时间,蜻蜓蜜蜂也可以学吗。

第一课时,完成了预设的任务,第二课时,应该有时间重点落实怕和翅的书写。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