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检测的特点之一,是要求阅读者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材料,一方面通过语言接受文章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再解读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技能进行表达,这就要求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皆要具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结构意识、评析意识。
评析意识系指阅读者在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后,思维不停留在语言表层的感性理解上,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并能对材料观照、归纳、推理,得出不同层次的理性判断。这种能力既包括对字、句功能的评析,也包括对整个语言单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析和从审美角度进行鉴赏。由于评析的概念十分宽泛,为使高考语文检测能与教学大纲衔合,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对评价能力检测范围及量度作了基本界定。其中语言评析能力体现于《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的前五点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评析能力主要体现于6、7两条:能够把握、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评价这几条要求,都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如单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评析中心思想、主题等,很容易由于作品的多义性和作者主观色彩产生见智见仁的分歧,影响检测的科学性。而作者的观点、立意及采用的表达技巧,则有很强的客观性。这样,评析题从读写双向交流角度检测的特点,也就比其他能力检测更为显著。
作者主体因素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影响,一般来说源自两方面,一是作者身世、经历、地位、文化素质、思想水平等内在因素,它往往是无声无痕不自觉起作用的,是潜在性因素;另一方面是作者写作原因、写作目的、意图、写作条件、环境等,是直接性因素。这些因素有些直观地表现在语言运用中,有些不能从语言表象中分析出来,即表现为非语言性因素。例如要说明鲁迅作品中的含蓄,光凭文章提供的语言材料就难以奏效。
评析中的非语言因素还来自读的方面,阅读者获取语言信息后,有个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即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本文语文应该是语言与思维辩证统一的学科,然而五四以来的语文教学现况,却是语文局限在静态语言学和文章学的范围内,既淡化了语言与生活的联系,也淡化了语言与思维科学的联系,对此朱绍禹教授有段极为深刻的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而在我们,有过文道关系之争、读写地位之争、讲练比重之争、语言因素与文学因素之争,唯独很少涉及语言和思维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这足见我们对这一关系语文科根本性质问题认识的不足。(转引自《语文思维培育学》)为促进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高考语文题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思维科学成分,尤其是选择题型,不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索解题思路,就无从得出正确的答案,正是这种导向作用,语文界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都逐渐明确了思维科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探讨两者关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检测的重要课题。
影响评析能力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读者的综合文化素质。阅读检测,也是对学生的综合性检测,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可能脱离它的载体而凭空存在,在对语文承载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评析时,与信息的知识也就影响评析的进程和结论。科技说明文阅读刚出现时,众多的语文教师惊愕于语文考卷竟然出现与语文教学不相干的自然科学材料,这种惊愕也说明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缺陷。高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读懂给普通人看的科技说明文吗?出现结合语文课以外、而在高中学习阶段中所必须掌握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试题,正是语文命题面向生活、立足实际、面向运用的进步,是体现语文工具性本质的创新,也是加大选拔考试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成功尝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以上三方面的非语言因素,并非均衡、平行起作用,往往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但为了便于分析某一因素的作用,提醒学生不可忽视语言外的该种技能,我们还是将它们分开解析。
先看涉及作者主体因素的评析题: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
(摘自1991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这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描叙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正文没有说明当天是什么日子。正文内容不足以解题,只不过提供了个暗示:那天作者见到了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为什么这天有这么多人来呢?作者的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没直接表明写作目的,再看[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作者是1928年去的,联系托尔斯泰的出生年月,可以推断,作者正好赶上托翁的100周年诞辰纪念,特殊的日子的特殊之处,在于那年正好是托尔斯泰的百年祭,作者写作目的正在于此。
假如此题不联系作者的写作时代、写作动因,就难以得到正确答案,据广东公布的资料,这道2分题广州市考生平均得分为0.37分,绝大多数考生如坠云中雾里,原因是没有从语言外的因素去寻求解题思路,一味在文字上钻牛角尖,诸如答参观印象深,所以‘特殊’、表示不同寻常等。
再谈谈思维因素的影响,评析必须用的思维知识,即逻辑知识主要有给概念下定义、判断、推理、归纳、论证等。这些逻辑基本知识多年前曾在语文课本中以知识短文形式出现过、反被撤下,目前学生的思维知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本文仅就几个突出的问题设例,说明评析能力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说明语词、句子意义,是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这一思维过程,即是逻辑学中的定义过程,定义规则最基本的要求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相应相称,文中的概念,必须与有关题目中的定义项相符。两者内涵、外延要相应一致。高考卷的命题学者,常在材料与该材料的同义词是否完全一致上布题,既考语言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例如:
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和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 同一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 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 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选自1984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D项的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与材料的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语义抵牾,歪曲了文意,可以率先排除。
A、B、C三项后半句的表述语义基本相同,前半句话,是命题者设计的对文中同源的解说。三项中哪一项正确呢?先看A,把同源定义为同一祖先,不同洲域的人类怎么能共一个祖先呢?显然不当。B定义为同一个种族,那么就不包括其他种族吗?也不当。C的定义人类所有种族则与同源相应相符,C为正确项。据江西南昌资料,这题的得分率不到0.2,考生不明命题角度是最重要的失分原因。
利用对概念进行定义时容易出现的定义过宽、过窄、拨高、概念偷换等思维错误设计迷惑项是制题的常用方式。
高考卷阅读评析题,离不开逻辑推理,所谓推理,是从给予的阅读材料出发,推出一个或几个对材料的判断,检测阅读者正误甄别能力。如:
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以上文字为什么能够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杨柳的美丽可爱?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因为抓住了春天杨柳叶芽的特点,把新芽生动地比喻为一串串嫩绿的珠子。
B.因为描摹了杨柳柔美的动态,用S线来形容柳条在春风中的飘摇,新鲜贴切。
C.因为概括出了西湖岸边独有的春天的杨柳的特色。
D.因这形象比较具体,杨柳的数量、颜色、形状、动态等都涉及了。
(1988年广东省高考试卷)
不恰当的一项是C,全句是对湖岸柳树的描绘,这是江南共有性的景象,而推导出的C项却把这一景象说成西湖岸边独有的景象,独有缺少推理依据,与材料矛盾,不合逻辑。这道题是从思维干扰的角度设计的。
最后谈谈综合性的知识对评析的影响,如:
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B、C、D、E略)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选自1993年全国语文高考统考试卷)
阅读材料从头到尾未出现氧化现象字样,到底F是否正确,不具备有关化学知识的人无法回答,只有掌握普通有机物质分解出二氧化碳就是出现了氧化现象的知识,才能判定F项正确。这是中学化学课的基础知识。
上文关于人类出于同源的理解,也涉及历史知识,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必须打破语文检测只考语文知识的框框,学会辨析命题意图,运用综合知识,完全技能答卷。
语文是工具学科,应有工具性,但工具是人掌握的,更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的研究,这层意思吕叔湘先生早说过,每位语文园囿的耕耘者,在汗洒三尺讲台的同时,该瞻前顾后,探索思考一些语文学科本质性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