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9课(新增课文)。课文通过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和我到叶圣陶先生家做客的事,教育青少年学习叶圣陶先生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围绕本组课文读写知识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主要表达作者思乡、思亲以及离别之情,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本课写叶老如何指导、激励我从事文学事业,《胡萝卜》介绍了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鉴于此,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有了名篇范例,加上态度认真,又掌握了修改文章的方法,本组课文的读写知识训练重点也就得到了全面落实。

本文篇幅较长,11个自然段,约两千字。在此之前,学生已有速读的知识准备,教学时,若能从激发兴趣入手,速读理解课文,抓点带面,就能以简驭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解题,激兴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我的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亲自给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我受到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十分感动。可用的题目却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题与文之间表面上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揭示课题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

1.通过删、换理解题目本身的意思。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爬山虎那爬山虎爬山虎。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棵绿绿的爬山虎。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文题的语法中心是爬山虎,而逻辑中心则是片、绿绿。

2.题文对照,激发积极探究的兴趣。

揭题后,要求学生对本文内容进行推测,学生速读全文以后,会发现自己的估计与实际课文内容不符。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深意?教师不急于求同,而要求学生再认真地阅读课文内容,并动笔将课文中写爬山虎的语句作上记号。

二、精问,理文

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我为线,写我的获奖、感动、做客;一条以爬山虎为线,写爬山虎的色彩、特点。课文从第七自然段才开始直接写第二条线。教学时,要着重考虑围绕爬山虎设计问题并将第一条线的内容全部提挈起来,课文预习中的两个问题极其精要。

1.作者怎么会看到那片爬山虎的?这个问题涵盖了前面一至四自然段的内容,(五、六自然段为过渡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逆推:我作文亲切自然(叶老要请我)。叶老亲自改过我的作文(知道我的作文水平)叶老通过增、删、改,运用了圈、钩、直线、曲线等各种符号并写了评语(对我注重事实表示赞赏)。我看了改文后,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获奖修改学习激动构成了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原因。

2.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先引导学生对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加以理解,了解其特点。课文四次写到爬山虎,教学时分三个层次进行。(1)弄清顺序。部分整体,具体抽象。(2)理解词句。画出时间词:下午、黄昏。找出关键词:小精灵、沉郁、永远。(3)感情朗读。叶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好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已初步感知叶老院中爬山虎的虎虎生气。

三、深思,做人

1.对比思考。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2.递进思考。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要指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推移,懂得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我开始意识到: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预习我将在叶老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3.换位思考。叶老对院中的爬山虎了如指掌,当我提及散文《爬山虎》时,叶老眯起眼睛望望,写出了叶老对爬山虎的感情,对年轻人的深切期望,这当然是十五岁的我无法理解的。

4.总结思考。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所以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5.文题对照。绿绿的爬山虎就是我在叶老的教导下,我不仅懂得了怎样作文,怎样充实自己,而且懂得了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做人。课文两条线索因叶老为我燃起绿色希望而交融在一起。学生对文题似不相符的误解消除了,本文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