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

2、把握人物的形象,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深情地朗读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的颁奖词: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对当今乡村邮递员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来用心品读余秋雨先生讲述的20世纪初一位信客的一段苦涩故事。

二、进入文本

1、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通过师生共同整合,形成如下脉络: 从业缘起→信客生涯→改行之后

① 从业缘起: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② 信客生涯: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代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终于无奈卸却差事。

③改行之后: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校长。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2、感知信客的苦。

(1)工作劳苦:终年跋泼;

(2)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3)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3、感知信客的品格。

指导学生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从而得出信客的品格:任劳任怨、

诚心无私、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通达事理等。

4、合作探究:为信客拟一份档案。

档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别、年龄、 适易人群(指性格)、职业描述、

职业道德、职业特长(从文中找信息)、作用或重要性等

5、心灵感悟:

(1)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自己却落得遭人误解,穷愁潦倒,按现代某些价值观衡量,似乎很不划算。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在想着做信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信客?

(2)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早已消失,但诚信永远是做人之本。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在乡村和城市间踽踽独行的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他是外出谋生者与家乡联系的纽带。他坚守诚心,做一个困苦的远行者。诚信是信客的生命,也维系整个社会的秩序的道德准则。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诚心筑铸人生的大厦。

四、课外作业

1、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2、为信客写一则颁奖词。

【资料宝库】

一、信客的“信”

余秋雨的《信客》,让读者非常形象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诚信”的涵义。信客终年长途跋涉,繁忙而又劳苦,然而他们收入微薄,生活贫穷,有的信客一辈子身处社会最底层。最让人痛心不平的是,他们还常蒙受无端的猜疑、欺凌与憎恨。掩卷沉思,不禁感叹,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职业是专门承受劳碌与痛苦的,要是摊上你我,也许很快就会干不下去的。但这些信客,他们的每一次远足,身上都担着一份庄严的承诺,不比别的职业,中途想退就能退得出来,因此,这种看似低贱的职业竟造就了一批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坦荡宽容,而又具有传奇阅历和不俗才干的信客。

秦文君《一诺千金》中的男孩,十万火急地穿行于夜色中,只是因为归还“我”二元钱已经到了最后期限,而这心思又有哪个路人能猜得透呢?信客为了传递同乡们的信息,劳累、奔波,一身职业病,但他们忍受了,为了什么?为的就是一个“信”字。最感人的是这样一件事,信客给一个发了财的同乡送家书,同乡却已经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为了平息女人的哭闹,打了他,还扭送巡捕房。但信客没有在其他同乡面前说过此人的坏话,保全了他的名誉;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的老婆,保住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此忍辱负重,如此宽仁为怀,是谁都能做到的吗?信客的“信”还有这样的涵义,真是想不到。其实应该想到的,要不然,一件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到的事,为什么人们谈论了几千年,至今还是常谈常新呢?

诚信对于任何人都有重要意义。有人也许会说,诚信对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不对。一提起这些人,“言而无信的人”已经成了他们的一个标签,为了这个标签,他将会失去很多,而且全是那些最可宝贵的东西:尊重,信任,友情……等;他们也会得到很多,都是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轻蔑,提防,猜忌……等。你能说诚信对他不重要?只是他一旦丢掉诚信,再要回到诚信的人群,已经非常困难了,有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而诚信对于信客,就更是意义重大了,这个“信”字,在他们那里是不可以有任何闪失的,哪怕只是丢弃一刹那,立刻就身败名裂,万劫不复。这个“信”字是信客的生命,一旦失信,就永不再有资格做信客了。

余秋雨曾经说过:“我把我已经想明白的问题交给课堂,因为我是一个教授;我把有可能想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学术,因为我还写许多学术著作;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百家论坛栏目2004年1月1日《余秋雨谈散文》)那么作者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才要写这篇《信客》的呢?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群体、社会是不可以不讲诚信的,诚信是我们这个世界得以支撑到今天的基石之一,“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这人间不能没有诚信。但另一方面,两个信客都没有坚持到最后,老信客因为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而彻底糟蹋了自己的名誉,年轻信客因遭受太多的痛苦、欺凌和凶险,晚年退出了这个行当。没人能够撑持得了这个“信”字。这是一个悖论,在作者看来,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作者永远也想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信”字。

二、文化苦旅中的信客

余秋雨先生写的《信客》,实为文化苦旅中的“信客”,是诚信、宽容文化在不诚信、不宽容文化中的一次苦旅。

文中的“信客”肩负的是诚信和宽容的文化,然而,这种文化的提升和生存之路却是那样的艰难。余秋雨在《信客》中写出了老信客和年轻信客同样的悲剧:老信客和年轻信客都被迫远离信客这一职业,一个是偶然的、唯一的一次失信,导致整个社会对他一生诚信的彻底否定,老信客痛楚无奈地从浸满诚信文化因子的这一职业中悄然退出;而另一个则是因为太诚信而被捕进班房,认识到诚信“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而决然退出。他们殊途同归的根源都在于:整个不诚信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以他们为代表的诚信文化进行诋毁和嘲弄,甚至是迫害(信客因诚信被打耳光、进班房)。

诚信、宽容文化的生存需要诚信、宽容的环境。假如没有这样的生存环境,就会像“老信客”的结局一样,“活人的世界”没有“宽容”,只有与“死人”—“坟地”相依为伴。

年轻的信客尽管是“诚信、宽容”的文化精灵,然而诚信的每一寸,宽容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忍辱负重的代价的。这个奔波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另类文化使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诚信、宽容”而感到幸福:他要忍受丧夫之妇咬牙切齿的憎恨、大声呵斥;要忍受“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这种疑惑和诘问让他“流了一身汗,赔了许多罪”;还要因为在外谋生发财的、因为不忠于自己的妻子而包二奶的同乡的侮辱:挨耳光、进巡捕房。“诚信和宽容”文化的精魂——信客,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地生存的。这实质上是两种相反的文化在碰撞、在冲突,信客就是在这种冲突中最终忍受不住,败下阵来,这正暗示着“诚信、宽容”文化没有顺利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只好隐退于生活之外。最后,信客与老信客两坟相守,也正暗示着,只有“诚信、宽容”与“诚信、宽容”相随,才是诚信文化生长、生存的最佳土壤和环境,这正是余秋雨先生文本中所要诉求的要义。

而更为有趣的是,信客在平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只有当代表“诚信、宽容”的文化信客不干了,辞职了,那些在外的家属们再也找不到“诚信、宽容”的载体时,他们“一时陷入恐慌”,“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才开始重新尊重这个信客,其实也是认识到“诚信、宽容”的重要性。这有点寓言味道,耐人寻味:拥有的不如失去的珍贵。

然而,更具有讽刺意味的、荒诞可笑的是,在这种整体社会文化不诚信、不宽容的背景下,只有不诚信才能赢得“不诚信者“的感动和尊重。看看那位在都市里打了信客耳光的同乡,因为信客没有说他任何坏话(即没有向他的结发妻子告发他在外包二奶的秘密),也就是没向他的妻子说真话,而让这位同乡“深受感动”,决定办邮所,让信客任职。其实作者在告诉我们“诚信文化”所遭遇的尴尬和不幸,告诉我们这种畸变的、不诚信文化的社会心态的滑稽与荒诞,可笑与可悲。

这篇文章不是单纯在赞信客的“诚信、宽容和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而是在告诉我们:“诚信、宽容的文化”在一个不诚信、不宽容的社会里,就必须忍辱负重,乃至消隐。因为信客的“没说任何坏话”反而让人感动,这不能说信客永远是“诚信”的,而只能表明,这是“诚信文化”遇到不诚信的社会而发生的一场荒诞剧,是诚信文化在不诚信社会中经历的一次艰难辛酸的、荒诞的“文化苦旅”。

但是,这篇被选入初中语文人教版的散文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却被教参和大部分语文教师进行了浅陋化的表述和解读: 仅仅要求学生学习信客的“诚信、宽容和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而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建立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诚信个体和诚信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三、《信客》阅读欣赏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它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就是生动地塑造了二位无私的信客形象。

信客,关键在一个“信”字。为了守信用,信客付出了多少别人所不知道的辛劳,这绝不是微薄的报酬所能抵偿的,他是城市与农村,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

除了守信,信客身上更可贵的品质就是无私。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精神被表现到了极致。此外,我们不能忽视作者所赋予他的文化含义。

此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在某种意义上“触及”了“现实”,在中一个散文家的才华,一个散文家的良知,都有一定程度的闪现。信客恪守信用,他不仅是一个邮差,他比邮差有情有义得多,他总是用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邮件两头的难事,有时他必须安慰破碎的心,有时他必须拯救丑恶的灵魂,有时他必须忍气吞声……总之,信客这个形象是充满人情极富良知的。但是,无论第一任,还是第二任信客,他们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老信客凄惨地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年轻信客熬老了,熬干了,熬病了,饱经风霜,最后总算有点着落吧。但如果没有那个发达的乡亲,他可能老境更加颓唐。掩卷而思,我们是不能原谅冷漠的!

四、《信客》教学反思

做老师已经整整十年了,职业熟悉度麻痹了曾有的热情。9月22日,一场语文教学比赛激活了从前的教育情结。课后,心中一直承载着重压,也许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了——

第一份重压来自课堂。

一直困惑,如何对语文课堂知识进行“分解”,如何对知识进行化难为易的处理,如何在梳理之后让学生爱上语文。《信客》教学的第一环节中,我进行了三次知识分解尝试:第一次是为文章的四个部分拟小标题,结果失败;第二次复述文章的主要情节,结果失败;第三此次归纳文章动人的故事,结果依然失败!我茫然了,难道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已经无需如此的梳理了吗?

随之而来的思索令我更加困惑,如何对语文课堂知识进行“汇总”?依然是《信客》一文,我一直想找到一个能够以点带面,贯通全文的切入点,但怎样的尝试都无法达成心愿。最后,一位恩师指点我,可以从课后的一个问题入手提挈全篇,问题是:年轻信客死后为什么留下遗愿,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问题看似简单,竟把全篇的精华串连。欣喜之余,我懂得了:原来在语文教学领域,我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第二份重压来自课后。

一位老师告诉我,每一节课后都问问自己,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不敢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无法面对良心的拷问。《信客》之后,我不得不问自己对学生的给予,结果汗颜不已,因为我无法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说法。也许除了语言的熏陶、形象的积累之外,那节课我给予学生的真的寥寥!

于是我为自己追加了一个问题:《信客》的赛课令我学到了什么?概括说来只消两个字:震惊!为了一节比赛课,我会查那么多资料,进行那么多的尝试,不妨回头看看日常的语文教学,不外乎就是看看文章,读读参考,想想技巧,之后便欣然登场了……有多少节课留下过遗憾我已经说不清了,现在想来除了震惊也只有震惊了!

赛课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我却有了终生难忘的收获:我知道,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