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03《丑小鸭》创意说明:《丑小鸭》之所以最终变成白天鹅,缘于它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文章一直以它丰富多彩的语言、浓厚的诗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让他们美美地读、自在地说、放情地议,教师适时引导,把学习引向深入,达到让学生汲取童话思想的精髓。教学步骤:一、 导入课文,简介作者。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作者简介(略)二、 初读课文,述情节。1、速读课文,大致明白课文内容。2、圈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复述。地点:养鸭场 沼泽地 农家小屋(老太婆家) 灌木林 农夫家 大花园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三、 细读课文,说形象。1、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2、有表情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重点理解丑小鸭形象,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 的丑小鸭说话。让学生自得地说,目的在于让他们从丑小鸭的性格特征:虽有自卑,但不自贱;虽屡遭厄运,但仍坚韧不拔;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追求;它生活漂泊无依,理想却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追求快乐,渴望理想,崇尚自由,向往美丽。拓展: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或愤懑,或欣喜,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穿插安徒生的艺术人生的介绍,了解丑小鸭的命运正是作者经历的写照。四、议读课文,谈意义。**议论题一: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谈谈童话的思想意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分析议论后作答。明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满足,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望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她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猜你喜欢《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 01-26《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表现了诗人的(),表达了诗人的()。 01-26《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1 01-26《渔歌子》勾勒了一幅(),塑造了一位(),透露出词人()。 01-26《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2 01-26词两首 作业设计1 01-26《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3 01-26《渔歌子》出现的颜色有(),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渔人的()。 01-26《词两首》作业设计2及答案 01-26《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4 01-26热门预览《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也可能是()。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的心情。 01-26《父亲的菜园》教学案例 01-26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01-26《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01-26《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01-26《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01-26《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建议 01-26《三打白骨精》课文 01-2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建议 01-26《五彩池》教学设计七 01-26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