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宋之问《绿竹引》阅读答案及题解

宋之问《绿竹引》阅读答案及题解

绿竹引

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愿逃俗氛,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1)首联中的同一色指的是 和 ;颔联写的是 颈联写的是

答:潭水和修竹;竹,诗人自己。

⑵作者为什么说何可一日无此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绿竹的高洁品质与诗人自己愤世嫉俗、孤傲遗世心态是一致的,因而他将绿竹视为同类。

阅读练习二

1,诗中的此君是 ,和它同一色的是 。

2,这首诗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为什么?(至少2点理由)

3,从内容上来看,前四句所写的对象主要是 ,表现 ;后四句所写的对象则是 ,表现 。

参考答案

1、此君即竹子,同一色的是潭和竹,颜色当然是绿色。

2、分辨古体和近体的方法有多种,这首诗与七律相似,所以可以用律诗的基本要求来辨别。如果是七律,那么七律压韵是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可以转韵,而《绿竹引》前四句和后四句不同韵。律诗一般要求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但是此诗的5、6两句显然不能对仗。根据以上两点,可以判定《绿竹引》是古体诗。

3、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竹子的居处和它的孤独寂寞、不为人赏识;后四句主要写自己的隐居和志向保持竹子的高洁品格。(可惜此人言行不一)

[题解]

这道试题,还是以读懂为主,兼带诗歌常识。读诗必须看题目,因为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我们通过题目依据起、承、转、合,把握作者的思路,也可以透过题目了解诗歌的题材,有时还可以推知诗歌的体裁(近体或古体)。这首诗的题目是绿竹引,绿竹就是此诗的线索。诗的1、2句点绿和竹,写珠子生长在青溪绿潭边,和潭水同一色,即为绿竹。此竹不但碧绿青翠,而且姿态优雅美好婵娟。3、4句接着写竹子的遭遇。仙实但凤凰却不来光临;一直到老,死在空山里也没有人赏识。古人有言说:凤凰非练实不食,非梧桐不止。练实就是竹实(仙实),即竹子结的果实。但是竹子结出了仙实,凤凰却不来光临,只能默默无闻地老死在空山里也没有人赏识。一个徒(白白地)字道尽了竹子的感伤无奈,一个空字,写出了竹子的孤独寂寞,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哀怜同情。

5、6句中的秉、 逃、 卧、 弄等词表明,作者转而开始写人,叙写自己的际遇,抒发自己的情感,说自己秉承早年的心愿,为了脱离俗世的污垢,回归嵩山过上了隐居生活。7、8句写自己和竹子朝夕相处内心甚感宽慰,借用典故表明自己要和竹子终生相伴保持竹子一样的高尚品节(王徽之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这样,习题1和习题3就得到了正确的解答。1,此君即竹子,同一色的是潭和竹,颜色当然是绿色。3,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竹子的居处和它的孤独寂寞、不为人赏识;后四句主要写自己的隐居和志向保持竹子的高洁品格。(可惜此人言行不一)

分辨古体和近体的方法有多种,这首诗与七律相似,所以可以用律诗的基本要求来辨别。如果是七律,那么七律压韵是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可以转韵,而《绿竹引》前四句和后四句不同韵。律诗一般要求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但是此诗的5、6两句显然不能对仗。根据以上两点,可以判定《绿竹引》是古体诗。这种辨别疑似近体的试题一般是不会拿来考试的,所以不必过分注意,只要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