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教案示例一重点:
疏通理解文章,理解文章内容,进行诵读指导。
难点
复述与诵读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赛华佗赛扁鹊来称赞高明的医生。华佗是东汉末期人,曾给曹操看过病,后借故辞去,累召不还遂被害,扁鹊,原是黄帝时的一位名医危,但只是传说而已。事迹无可考,后来就成春番秋末期名医秦越人的代称;秦越人后来到了秦国,秦太医令嫉妒他的才能.派人将他刺死。
这篇课文叙述的是秦越人治病的故事。
文章选自《韩非子》,作者是战国末期韩公子韩非,这个书名相当于今韩非文集。这是一部论文集,可其中却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一些,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矛和盾》《守株待兔》)
说明:题注中有些词语较深(如刑名,即刑律法令,又作形名)不必作解释。蔡桓公又作齐桓公可以放到总结全课时去讲。
二、诵读准备
1.教师范读。
范读前要提示学生:这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很明显,要一边听一边思考文章的层次该怎样划分。
在范读过程中,无妨插进简要的注释:
①立有间,站了一会儿,干什么呢?观察蔡桓公。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指扁鹊,不病指自己,讽刺扁鹊卖弄本领。
③居,过。
④益深,更重。
⑤还走,转身跑了。
⑥汤熨之所及也,用热水捂,用热药敷敷就好。
⑦司命句:生死要由神来决定,无药可治。
2.正音、划分层次、试读。
正音略
划分层次:先分四小层(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然后合为两大层:
第一层(开头至第二个桓候又不悦)叙述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发现桓公病情逐步恶化,但桓公始终不以为然。
第二层(第三个居十日至结尾)叙述扁鹊第四次见恒公,发现桓公已病在骨髓,赶紧离开;五日后桓公的病恶性发作,终于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