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不要冷落了文言修辞

不要冷落了文言修辞

在高度重视培育人文精神,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顺应时代要求,反映教改成果,不仅从阅读理解与鉴赏评价角度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课程目标,并且明确要求:梳理常见的文言词句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然而,当前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没有顺应这一教学要求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提高。由于缺乏根据具体语境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缺乏必要的文言文语言修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始终在低位徘徊。⑴

为尽快改变这一高标准与低水平的尴尬,有效增强学生的文言知识建构能力,提高语言修养,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提沉寂多年的文言文修辞知识教学。众所周知,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为根本任务的修辞,是语言和文学之间的桥梁,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2)这些精心编选进中学语文教村的文言经典,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出完美的艺术形式,是作者创造性修辞活动的完美结晶。教师如果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有计划地适度传授文言修辞知识,随文而教,相机点拨,将收到事半功倍的综合效应。

首先,适当进行文言文修辞教学,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由修辞以求词义,通过修辞方式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或句意,这一古人常用的训沽方法,对今天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仍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文言文中的有些文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不存在什么障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语法结构,但倘若缺乏基本的文言修辞知识,忽略修辞手法,仅按字面意思理解,就难免会有偏误,而试着从修辞角度去理会、分析就能解释得确切,翻译得顺畅。

例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很多人受了教学参考资料的影响,译为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出江湖就替君主担忧。按照这一译法,似乎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君主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百姓忧虑了。显然,范仲淹不可能这样刻板地将君与民对立起来。实际上,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时既忧其民也忧其君,处江湖之远时既忧其君也忧其民。这里分明是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其中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文义互见、忧其民与忧其君文义互见,这两句又可还原成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忧其君一句。要是不如此理解,显然不符合古仁人那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想境界,当然更不符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又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

这样的例子在中学古诗文中可谓俯拾即是,这也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但对这些涉及修辞格的语言现象,中学语文教材在注释中要么只释其义而不点明修辞现象,要么干脆不加注释,更谈不上系统的介绍,教参、教辅读物对此也多有忽略,因而学生经常发生误译。如果教师能够随文而教,适时点拨归纳,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这些常见的修辞现象,就不仅有助于准确、妥帖地理解词句,更有助于举一隅而反三隅,大大提高阅读文言诗文的能力。

其次,适当进行文言文修辞教学,有助于深切领悟文章的题旨情境,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把握。中学文言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名篇,其中蕴涵着大量运用修辞手段的成功范例。这些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使深刻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艺术体现。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形式,进而探求思想内涵,能够对文章主旨获得更深切的体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王昌龄《出塞》中的名句,此诗被称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教学中,体味互文修辞的妙用,是赏读全诗的关键。诗中通过秦与汉的互文,将简单的两字巧妙交错、渗透,用极为经济的笔墨,给读者开拓出韵味无穷的思想空间:天上的那轮明月亘古如斯,没有什么变化,秦代是这样,汉代是这样,到了诗人所处的唐代仍是这样。这轮明月,从秦汉到盛唐,照见过多少征人,其间又有多少征人曾在此驻足仰望!这关城又何尝不令人感慨万千,从秦汉到唐代,曾经留下了多少往来戍边者的匆匆步履,又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辛酸血泪!互文修辞的运用,使全诗的意境陡然变得旷远深邃,使诗作的主旨更加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