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前作文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前作文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后作文教学大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命题之后的审体和解题的教学。

2.批改作文。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书面或者口头的批改。

3.作文评讲。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批改后的口头评讲。

这种后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贯穿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教师几乎从来都是这样教作文的。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学习写文章时说过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作文本上圈圈多起来,而叉叉少了下去,于是终于学会了写文章,大抵也是这种后作文教学模式的反映。

后作文教学是一种不太全面、不太科学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学生开始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而不是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它致力于学生文字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学生思维的发生状况;它运用的是学生业已收取在大脑里的生活素材,而不是教给学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观察现时摄取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它依赖于学生开始写作时的理性思索,而不是写作酝酿时的感情积聚。

可以说,后作文教学是一种带有马后炮性质的作文教学方法。

略略考察文章的形成,总是生活感情思维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文章是思维的表现,而思维又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在文章生成之前,写作者是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的,而教师也是有许多先期教学要执行的。

其中最主要的前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这两重任务。

二、帮助学生学会摄取生活素材,是前作文教学的首要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吸收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发轫,教师并没有注重怎样教会学生进行源头活水的摄取和下锅之米的收集。命题作文开始以后,写作过程的本质也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于过去时业已摄取的水和米重新通过自己的形象记忆和感情记忆拿出来淘米烧饭。

如果某个学生在此前已经摄取了一些水和米、如果某个学生的这个过去时态的观察工作做得好、如果某个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强,那么,就有可能烧得出或者烧得好这锅饭。

如果某个学生平时没有注意摄取水和米,或者对以上生活素材摄取得不多、不好、不全,自然就烧不出这锅饭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教师硬要他们烧、不烧也得烧的话(我们的许多命题作文教学就是如此,譬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必定烧出夹生饭来。或者,学生实在没有生活积累,只好来一个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以假、大、空充数。

作文教学大多从小学生开始,他们刚处于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都没有经历过摄取生活素材的训练、也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指摄取过生活的博大丰厚的源泉。所以,可以说,大多数的小学生在以命题作文为方式开始进行作文学习时,是没有足够的生活素材垫底的。

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又必须写命题作文,于是,就造成了今天写作教学的尴尬局面。

可能有人会说,学生是要上语文课的,他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的阅读学习写作。

不错,通过阅读各种文字作品可以学习作文。从他人的文字作品中学习摄取生活的方法、学习他人摄取的生活素材乃至学习摄取别人已经摄取的生活素材,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单单通过阅读来学习写作肯定是片面而隔膜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单是阅读别人的作品的话,仍然不能获得写作的最鲜话、最直接、最丰厚的生活素材,仍然没有得到生活最宝贵的赐予。

套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通过阅读获得的不是生活的源而是生活的流是作家在彼时彼地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所获得的生活,而不是自己观察和体验所得到的生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自己亲身观察和体验的生活和从别人的文章里得到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这里有文野之分、高低之别,这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必躬亲的道理。

可能又有人说,今天的学生本来就很少生活,原因是他们学习负担太重,上学、回家,两点一直线,生活贫乏甚至枯燥仿佛因为学生没有丰厚的生活,我们就没有帮助学生学习摄取生活素材的必要似的。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