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初识郁达夫, 始于他的代表作《沉沦》,那酣畅淋漓的心境表现和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着实令人震惊,于是便知,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放浪形骸的名士。而他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却丝毫不见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颓废和病态,取而代之以清丽和幽寂,令人顿感意蕴无穷, 美不胜收。这缘于他在文中对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一个典型中国化的理论概念,是在古典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意境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阐释它,丰富它。童庆炳先生曾对它作如是定义: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一定义可说是全面而系统。

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意境追求的作家,他的大量散文都体现出他对意境的营造。而这篇《故都的秋》正可谓是他的散文意境美的典型。

一、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大凡写景的文章,首先面临的就是取景。这是一篇郁氏描写故都 北平之秋的文章,他精心选取了北平之秋的典型景物:清晨静坐庭院,手执浓茶所看到的碧绿的天色;叶底漏下来的丝丝日光;喇叭似的牵牛的蓝朵;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柔软无声的槐树的落蕊;随处可闻的秋蝉衰弱的啼唱;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后便息咧嗦落下起来的秋雨;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立于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以及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北方枣子颗。这些犹如一组自然融合的水墨山水画, 清新宛丽。绘景的方法多种多样,朱自清先生擅长对景物作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在《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重要篇什中,他都对景物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精雕细琢;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绘景好采用白描手法,对景物三言两语,几笔勾勒,特征便跃然纸上。如在清晨静观图中,只突出 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 泡一碗浓茶, 很高很高的碧绿,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便绘出了景物的安闲和自在,亦如曹禺笔下的 秋风吹下一片泠泠的鸽哨响。又如槐树的落蕊, 只突出了它的柔软和悄无声息,及扫街后扫帚留下的丝纹,就传神地绘出了景物的清幽和空寂, 而对槐蕊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却只字未提。再如都市闲人,也只突出了他们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烟管以及缓慢的声调。总之,郁氏只几笔精要的粗线条勾勒,故都之秋的清、静和透着凉意便凸现出来。鲁迅说,白描是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 勿卖弄, 郁氏的这种手法酷似鲁迅塑造人物时的 画眼睛。

借景抒情的文章, 绘景是手段,传情乃是目的,因此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清代王夫之说: 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又说: 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 故曰,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也。 这篇《故都的秋》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的字字句句都饱蘸着浓郁的情感, 可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作者对景物清丽静幽的描绘中,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之秋的喜爱和悠悠的思念。而在作品的结尾, 作者更是直抒胸臆,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真是情之真真, 意之切切。

如果仅是咀嚼到作者的喜爱和思念是远远不够的,景语中还透出了另一种感情,那就是淡淡的悲凉。如写牵牛花的花色时说, 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下。

因为蓝、白属于冷色调, 最适合表现悲凉之情了。再如描写落蕊的清闲时,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 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这种心迹在他的其他散文如《春愁》《寂寞的春朝》等篇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这种孤寂和哀愁亦如惨淡的月光,令人怅然。

二、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中国传统的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即画者并不让所画之物充斥整个画幅,而是有意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有足够想象的空间, 善于观画者往往能从画面的空白中想象出丰富的内容,体味出无尽的意蕴, 这就是虚与实的相映相生。如郑板桥的兰竹,黄宾虹的山水等, 都给人虚实相生的效果。而好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丰富作品的内容, 增添作品的意蕴,也会采用此法。如这篇《故都的秋》, 我们能从有限的实中领悟到无限的虚,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从驯鸽的飞声中,我们看到了观察者悠然的姿态,闲适的表情, 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 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作者深埋于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欣赏此文, 犹如欣赏一朵田野上的丁香, 清淡而典雅; 又恰似欣赏一曲月光下的古琴,空灵而哀怨。

郁达夫是个平民作家, 他的散文创作中处处流露出一种平民意识。这首先表现在取景。在本文中, 他没有选取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 没有选取巍峨高峻的万里长城, 也没有选取色彩绚丽的香山红叶, 而是 在皇城人海中,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秋蝉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人也没有选取政界要员、达官贵人,而是 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咬着烟管, 上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 足可见郁达夫是始终生活在民间、和民众同欢同悲同命运的平民作家。

郁达夫酷爱自然, 在文学上主张 返归自然,不忸怩, 不作态, 一任胸中之情如泉溪般汩汩流出, 这一点深受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三、审美空间的诱发拓展

正由于有前面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本文开拓出了一定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那就是清幽、感伤。午后, 一觉醒来, 欠欠慵懒的身子, 揉揉惺忪的眼睛, 细细品味此文,仿佛窗外西风飒飒, 雨打残荷, 顿感别样滋味; 黄昏时分,独步蹊径, 于小草乱石间随心一坐,重新咀嚼此文, 又恰似独上高楼, 凭栏远眺,只见远处青山隐隐, 秋水迢迢,便觉形伤黯然。清代集意境之大成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面对此文,于虚实间肆意辗转, 却无法感受自我的存在。郁氏表面造境,实则写境,于是便形成了此文表面收敛、实则浪漫的风格。刘禹锡的一首《秋词》给我们的是雄奇和豪放, 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给我们的是空灵和纯净,而从这篇《故都的秋》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 侯馆残梅的落寞和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感伤。

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 在艰难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他的命运是坎坷多舛的,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尝冷暖的,他曾一度寓居北平, 这都是形成 达夫式忧郁 的主要原因。然而郁达夫的文艺思想还受英国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感伤主义的影响。感伤主义,也叫 主情主义,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的反动, 它崇拜感情, 崇拜人的关系的纯朴、真诚; 提倡刻画内心活动,描写自然风景, 强调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所有这些共同形成了郁达夫特定的审美特质, 因而他的作品具有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风格。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曾这样评论唐代王维的诗,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郁达夫的这篇大作,也不失为充满诗情画意的上乘之作。

记得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说,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 其味无穷, 久而弥笃。我想,《故都的秋》正是文坛大家郁达夫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樽意味无穷的醇酒吧。

参考资料:

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文艺学基础理论》唐正序冯宪光四川大学出版社

三、《郁达夫资料研究》陈子善王自立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