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于自信、豁达开朗
我发现,学生读了课文,对老人的印象大都停留在热情朴素上,而作者,对老人的印象落在了自信豁达开朗上。据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为什么老人的自信和豁达开朗会给作者那么深的印象,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究竟在哪里,这就要去看老人的言行。共有三处: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爬山是很累的,联系第二节和第五节,就能知道,70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累丢在一边,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样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这就是令作者难以忘怀的豁达开朗。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叫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这就叫豁达。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100岁的人毕竟少,这一点,老人自然明白,因此,既有自信,也有豁达。
第二,关于写景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这段话改为说罢,老人朗声大笑。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也通顺,为什么要写鸟?鸟究竟暗指了什么?暗指了老人。关键在落回原处四个字上。老人舍不得走,鸟也舍不得走。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也很值得玩味。难道到了住地,这笑声就不伴随我了?显然不是。好的写作的人,不是将话说满,恰恰将话说得不满,留点余音。这句话就是。
第三,关于外貌描写。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这两处外貌描写,很有意味。第一处,还没有与老人相谈,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扫路人,是粗看。第二处,是打量,为什么要打量,恰恰是与老人交谈后,对老人的豁达开朗的钦佩。因此是细看。粗看和细看之间,有着作者对老人的情感上的变化。
附:
这一篇文章,文字上有不少值得咀嚼的地方,如已是傍晚时分游兴未尽踏着暮色的书面语,如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的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