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话,散文教学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应该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尤其是自读课的散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只要教师心中紧系一根线,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学得自由洒脱,使课堂自始至终充满暖色调,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明晰的印象。
笔者就教自读文《榆钱饭》一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自己写的文章能不能现在就可以编入自己读的语文课本中?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我顿了一下说:确有其事。在五十年代,我国有位‘神童’在16岁时,他的一篇题为《青枝绿叶》的小说,就编进了高二的语文课本中,这时他是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作家刘绍棠。他的成名与成长同共和国共患难为了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借自己在农村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饱蘸了笔墨写下了一篇散文《榆钱饭》。(‘榆钱饭’三个字竖写在黑板中间)请大家品尝他的泥土气息。这样,一下缩短了作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质疑。经过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近二十个疑难点。我把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一般性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什么叫‘青黄不接’、鱼生火,肉生痰亮囤底等,由同学自己解答。第二类,较深的,如:丫姑在树上把榆钱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丫姑野性,用榆钱哄饱肚皮、杀风景这些可供创造的词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而把问题由表层引入纵深。如:只一个揉字,就把旧社会穷人的孩子饥饿难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一个哄字突出了农民用榆钱儿度过饥荒的痛苦无奈的情况里这些不仅是难点、也是能够突出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绝不能让它们轻意滑过去,教师必须借学生质疑之机深化、强化,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第三类,时代背景中的术语、方言、个别有关文学知识的问题等,搞不通就容易造成误解,但放手让学生讨论既费时间,又没这个必要,教师只做简单的点示就可以了。如:为什么‘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大队干部为什么被社员逼得‘钻烟囱’?针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的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混个树饱是方言,即用树混饱。农民富了以后,二妹子不愿意给作者吃榆钱饭,刘绍棠为什么不请别的乡亲给他做着吃呢?因为这并非纪实散文,而是带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把自己亲历了四十年的事浓缩在二妹子一家三代人的身上,其目的是通过对比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看起来很乱,占时间又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散无边际,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政治背景等,从形式到内容,无所不有;但在我心中始终有谱,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由散到聚。30分钟过去了,我利用学生吐的丝,逐步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经纬网(板书)
┌────┐
〈以小〉 │ 线索 │ 〈见大〉
└────┘ 救命粮 控诉
┌─小时候吃 榆 哄饱肚皮
│ │
常│ │ 又来救命
吃│ 钱 混个树饱 批判
│ │
└─十年动乱 │
饭 赞扬
难 打油腻
7982年吃 极其难得
得
〈借事〉 〈寓理〉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读课的特色,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三,小结。我结合板书,明确了本文教学目的:[1]作者从幼年一直写到壮年,涉及了三个历史时期,用吃榆钱饭贯穿始终,把看似散的内容聚在一起,这就叫线索。[2]作者用吃榆钱饭的小事来反映大的社会主题,这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以小见大,借事寓理。[3]作者控诉了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左倾路线的恶果,通过对比,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这是全文的中心。三分钟的总结,既明确了教学目的,又把握了文章中心,也深化了教学重点。
第四,训练、延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提高能力,我设计了两个练习:[1]给本文换个题目(略去)。[2]结合对联给学生添加兴奋剂:记得在作者发表本文的同时,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两幅对联:
春节家有二升米,压岁身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春节有米十余担,银行存款几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它和本文一样,都是农民生活变化的写照,语言通俗,含义无穷。现在刘绍棠请大家也给他吃榆钱饭生活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撰写三幅对联。
对联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初一学生是很新鲜的,且上面所引对联又紧扣本课的中心,一石激起千重浪,这具有凝聚力的启发,一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但又不着边际。于是我又因势利导:[1]对联中心必须紧扣榆钱饭这一线索。[2]材料全部选用课文原句。我先出示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上联:小时候,春三月,青黄不接请同学在课本的111页中组织出下联。因为学生一时还不掌握对字的要领,所以开始两个学生对得不理想。我又点了一下摘杨芽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对出:摘杨芽,采柳叶,不如榆钱。好!请给加上横批,它要涵盖上下联内容,可结合板书内容思考。哄饱肚皮学生们脱口而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又完成了第二联:
春播时,亮囤底,难为无米炊;
仓库里,饿老鼠,只盼榆钱饭。
横批:混个树饱
到第三个历史阶段,如果让学生对出下联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变换方式,先出示下联,请学生在114页的第三自然段中搜寻补出上联。这时大家的参与意识倍增,几乎都举起了手。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大家都找对了,于是同声喊出了
鱼生火,肉生痰,食欲不振;
想榆钱,打油腻,忆苦思甜。
横批选了两个:物稀为贵极其难得。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心,我把这三幅对联(预先写好的)附在板书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右侧。
由于这个练习设计得新颖、有趣,一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它不仅起到了进一步熟悉课文、明确中心、加深印象的作用,而且激发了兴趣、开发了智力、拓展了美的创造力。
最后两分钟学生乘兴完成课堂练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节课开头的导语就把学生引上了好之者的情境中:结尾结合对联教学又进一步把学生推向了乐之者的高潮。所以,这节课上得轻松,学得自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师生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