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这已是老生常谈而又未得圆满解决的题目。为了解决这个题目,语文教育专家作了不少理论阐述,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展开了大量的教学试验,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总体来看,语文课教学效率仍然不高。笔者认为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绝非靠设想出来的奇法异术所能奏效的。实践表明,语文课效率的高低被语文课堂内外的诸多因素制约着。这些因素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体现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能否辩证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矛盾关系,将直接关系甚至决定着语文课效率的高低。
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呢?教师又应如何辩证认识和处理这些因素的矛盾关系呢?本文就此发表粗浅认识。
工具性与综合性
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工具学科,大纲对此写得很明白。同时语文学科又包罗万象,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企及的综合性特点。当强调工具性特点时,课堂上便字词句章反复讲解、重复练习,语文的综合性内容便被忽视或削弱;当强调综合性特点时,课堂上又出现离开字词句章的架空分析、随意发挥的偏向。这两种片面倾向,建国以来直至今天,曾几度摇摆,几度反复。文革时期政治思想凌架一切之上,语文课变成蹩脚的政治课,语文基础水平普通下降。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及广大教师对这种损文害文的现象无不痛心疾首,却怒不敢言。文革后,强调加强双基,培养能力,语文课上咬文嚼字之风又吹回来了,这是拨乱反正的必然结果,也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八十年代这段时期,语文课的工具性、综合性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无论是理论寻向还是课堂实际操作,都能结合得比较好,课堂教学出现生气勃勃的景象,语文教学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可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更准确一点说是八十年代未)对语文课工具性与综合性关系的处理上又出现了忽左忽右的状况,语文课的效率又低下来了,中考语文成绩特别是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说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诫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语文课的工具性与综合性的两者关系恰当而又紧密的结合起来,语文课的效率就高,如果对工具性与综合性的关系处理不当,语文课的效率就会降低。由此可见,在制约语文课效率高低的诸多因素中,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工具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这实在是不可轻视而又必须用心处理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涉及到对语文课的性质及其特点的认识和操作问题。
教为考与教为用
语文课应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读写听说能力,让他们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本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在升学竞争空前激烈、考试决定教师优劣得失的今天,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语文课却被上成机械的应试课: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怎么考就怎么教,语文课唯考是从;考得好就是教得好,考得不好就是教得差,考试成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教师好坏优劣的试金石。在教为考的课堂上,课本知识失去完整的体系,教师只拣着要考的内容教;教学中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训练过程中断了,教师只能对准试卷上的各种题型搞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应试机器,他们只得些为着应试的零零碎碎的知识。他们当中可能有些人会得高分,但仅是个高分低能儿;而教为用的课堂上,教师全面系统传授语文知识,全面训练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两种教学取向,两种教学效果,对比何其鲜明!当然,教了总归要考试,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从实质上说,为考而教扭曲了语文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最终把语文课引向狭窄的死胡同,酿成语文课教学质量的全面下滑。因此,必须迅速改变为考而教唯考是从的惜误观念和教法,代之以为用而教的正确观念和教法,使语文课从狭小的胡同里摆脱出来,实现语文课从为升学而教到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教的真正转变。只有实现这样的转变,才会有语文课的广阔天地和它的真正全面的高效率。
主导性与主动性
语文课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能否有机协调的发挥作用,这也是制约语文课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从对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可知,仅仅四十五分种的语文课堂,全部让老师的读、讲、写占据了,老师的主导成了老师主讲、老师主宰,学生主动成了学生被动、学生不动。
课堂上只有教师对知识的单向信息的传递,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的信息的反馈;教师的主导性失去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和协调性。教学论表明,教与学、师与生始终是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的。教师教的主导性是以学生学的主动性为前提条件的,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再教。光有教的主导性、积极性,而无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教的主导性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的主导性首先表现为对学的浓厚兴趣的激发,表现为对学生自身求知、探知、用知能动性的依赖与激发,表现为对学生求知、探知、用知全程的关键处不失时机的巧妙点拨,表现为采用各种方法手段,大胆放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知,给学生质疑探疑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的主动性,也从来不是自发的、随意的驱动,它总是在教师的有目的、有效度的主导下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里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性是否有目的、有效的。那种目的性、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的主导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会压抑甚至阻滞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人们如果希望这样的语文课有高的效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所以,国内外的教学论、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的趋势告诉我们,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与探讨,始终是关系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热门而又重要的课题。现在多数语文课对这个重要因素的处理都不够理解,在剖析语文课效率不高的原因时,人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它应负的责任。反之,凡效率高的语文课,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都有协调有效的生动表演,这也是清楚不过的事实。
填鸭式与启发式
语文课上使用填鸭式还是启发式孰劣孰优的答案是早就肯定下来了。可是,时至今日的语文课上为什么仍有绝大部分的老师热衷于填鸭式而置启发式于不顾呢?个中原因并非简单:教学内容多、赶进度、提前复习迎考者(高三、初三年级为最)靠用填鸭式,苦干钻研教材和吃透学生情况,只按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者要用填鸭式,认为学生水平差,启而不发、启而耽误教学时间者就用填鸭式,只相信自己能讲、缺少教学民主、眼中没有学生者喜用填鸭式,课堂教学墨守陈规,不思变革着最恋填鸭式。语文课上的填鸭式,只凭一本书,一张嘴巴说说读读,不问学生听与不听和懂与不懂,学生成为简单的接收器。试间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什么高效率可言呢?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得花气力:分析教材的难易之处,找出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设计切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形式。这些工夫的实现都倾注着教师的高度的教学责任心和智慧经验,而得到的必将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填鸭式与启发式绝非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简单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责任心支配着的。
传统法与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界有不少人全盘否认语文课传统教学法,认为那是过时陈腐的东西,早该扔进垃圾堆了。他们主张语文课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要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先进技术来武装语文课,要引进外国的语文教学法来改造中国语文课的落后现状,并且声称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出路。笔者对上述看法和主张从未敢苟同过。中国语文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其不容抹煞的今天仍可惜用的精华:知识系统的严密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伪原则,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与感悟,启发思考、举一反三,广泛涉猎注重积累,读写结合等等。这些可贵的精华部分不正是我们今天的语文课所缺少而要学习和借用的吗?
试问又有什么理由要把这些抛弃呢?至于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化问题,这当然是新鲜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曾有一度时期,期刊文章大量介绍了欧美国俄德的语文教学法,这是及时而又必要的。一时间提倡这个法那个法的文章连篇累犊,真让人眼光缭乱,目不暇接。在这股教学法风的吹拂下,语文课堂曾经着实热闹过一阵子。它对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之气起过催化剂的作用。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细细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怎样呢?牛羊有没有见出来呢?现实的状况就是最好的答复。语文课教学的现代化,既不以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法为能事,而是应当学习和借用精华的部分,使它们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效能,也不以全部搬用外国教学法为条件,而是应当结合中国汉语语文的教学实际和特点,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教学法为我所用。接着这样的思路去做,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大有希望的。
课内授给与课外练就
课堂上授给的仅是语文课本上的有限知识和方法,却是必不可少的、精要的举一的知识和方法,它是向课外拓展、延伸的起点和条件。所谓课外练就,那就是要在课外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课内授给的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起来,在运用中练就语文的实际能力。反过来,学生再把从课外练就的语文能力发挥于课内学习之中,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实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就是人们一贯提倡的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提高语文课的整体效益。
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但是,现在的教学实际是课内授给知识不到位、不得法,而语文课外活动园地又多是荒芜的;应该或能够举办的活动几乎是等于零。面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只能无可奈何。
一碗水与一桶水
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储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理解的道理。但从语文教学实际进程中画出来的轨迹总不是那么一回事,表现于语文课堂上的则是花样百出;有的离了参考书,备课上课无法实现;有的只讲浅易的,有难度的搁一边;有的不敢让学生质疑问难,生怕学生将自己的军;有的对缺少答案的练习题、试卷不问津;有的遇到难点不询问、不探讨,闷着头稀里糊涂讲;有的不买书刊不读书,只吃着本来就不厚实的老本;有的写锗字、用错词,文理不通难过关。上述种种很难说明他们有一桶水的储备。即使真有一桶水的储备,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旧的知识要更新,层出不穷的新知识要吸收,学生旺盛无穷的求知欲,对老师给予的一碗水的知识要求是精、准、博、活,这是何等高要求,不,这简直是荷求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人的重任,面对新一代青少年,老师应当是也必须是知识的巨人,是杂家,是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俗话说:江里有河里才有,仓里有锅里才有,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依相存、水涨船高的辩证关系。名师出高徒、高师出奇才,我们应牢记这些有用的格言,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目前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高标准的优秀语文教师数在总数中所占比例甚小,绝大部分是学历低(或虽有高学历但名不符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扎实,知识底子薄,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新的知识及新理论知之甚少,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竞争力差,教学的创新意识不强,课堂上给学生的一些表面的、肤浅的、缺乏规律性的呆板的知识。因此,目前绝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面的文字,对制约语文课效率的七种主要因素做了简要的考察和论述。其实并不完全限于这七种因素,其它诸如社会与课堂、内容与形式(或思维与语言)、讲精与练实等因素,对制约语文课的效率也是有相当影响力的,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赘述。
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告诉我们,在一事物诸多矛盾交错运动中,总有能起主体作用的、能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性质的主要矛盾存在着。就语文课来说,无论是七种因素,还是十种因素,它们从来都不是平均的、不分主次的对语文课效率起制约作用的。语文教学史及语文课的生动现实表明,制约语文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语文的工具性与综合性、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是为考而教还是为用而教、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与教师拥有一桶水等这回种因素总是经常、主要的决定着语文课的性质、方向、任务等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眼中有没有学生,教师的自身素质怎么样,这些都是决定语文课效率高低的要紧因素。其它的各种次要因素,则处于对主要因素从属或服从的地位,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辩证统一,便构成了提高语文效率的整体工程。这个整体工程的设计师、导演者是教师,而在这个整体工程的大舞台上生动、成功的表演者却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