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经典课文。课中闰土丰富的知识及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唤起了我对那种生活的渴望。特别是课文开篇所展现的那幅精彩的画面,读来回味无穷。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设计。
一、课前感悟
1.读一读。读读课文,将课文读顺,明白大致的意思。可以自读,也可以和父母或者其他小伙伴一起读。
2.讲一讲。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给自己的学习伙伴(也可以是父母、爷爷奶奶等)听,还可以要求他们讲讲。
3.查一查。查查与课文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如作者及其作品,猹、祭祀的意思等。
4.想一想。将自己的感想、不解的问题等写在课文的旁边,便于课中交流。
二、课中导引
(一)回味导入
师: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了《少年闰土》这一课,大家有收获吗?
学生跃跃欲试,有的举手,有的出示自己写有批注的课本和收集的资料。此时,教师要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交流:谈谈课前自主探究的收获、发现乃至困惑。
(二)目标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都比较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预习出了很多的感想和问题,但这不能代表就读懂了或者完全收获了这篇经典的课文。想想看,我们学习《少年闰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目标?
学生思考或者简单的交流后教师出示投影(出示这篇课文的基本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出家境、畜生、伶俐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且能读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能读出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蕴含的意思。
5.能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感悟其中的意境。
6.能感受到课文内含的真挚的情感,并带来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法指导
师:目标明确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
【学生思考后会提出很多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提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收放自如的来引导学生学习。】
(四)自主感悟
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准确的把握学情。
(五)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先分组交流交流,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利用媒体出示):
1.这篇课文,闰土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2.把你的感想和疑惑之处讲给大家听听。
3.你能很好的把课文读一读吗?(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可以只要求学生读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
【学生进行分组交流,教师巡回参与,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准确地把握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六)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都交流得很热烈,咱们各小组推选代表来读一读,好好地汇报一下吧。
1.说一说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大收获。
2.读一读大家感受最深的段落和句子。
【本环节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学生在班上交流的时候,允许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对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经典引导
师:同学们,通过自读、交流,想必我和闰土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咱们再来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吧。
1.闰土要走了,我为什么急得大哭?闰土为什么会使我萌发走出四角的天空的强烈愿望?
2.闰土被父亲带走时,我和闰土没有说什么吗?请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然后和同学们表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在小组表演的基础上让部分学生在班上演一演)
3.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你最喜欢哪一幅插图?为什么?
4.好朋友就这样分别了,这样的分别难道你不感觉同情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再次相见行吗?注意相见的时间、地点、他们相见时的情景(外貌、语言、心情)等,想象丰富一点(这一要求,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点睛的作用。当然,如果本环节中涉及的问题,学生在前面的交流中已提出,并作了个性化的剖析,就不再提及,教师要灵活处理。本环节处理的方式,可采用独立思考、合作表演、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八)回归质疑。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共同感悟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令人难忘的故事,相信他们也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再仔细的回味一下,你还有哪些需要请教同学、老师的疑点或者困惑?
【学生通过自主性阅读、个性化感悟、合作性探究,学生的收获应该是丰富的。但在解决疑惑和升华感悟的时候,会不断地产生新的疑惑点和感受。因此,可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回归性化疑。】
三、课后拓展
1.安排学生自读《故乡》,深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故事的全貌。在读完《故乡》以后,教师还要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交流,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起来。
2.小练笔:你有好朋友吗?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朋友之间发生过一些有趣的或者难忘的事吗?请选择12件写下来。
点评与反思:
《少年闰土》的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开放性:课前,开放性地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查一查,有条件的可以和自己的学习伙伴(包括长辈)共同预习。课中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挖掘,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充分彰显学生在理解中的个性,将兴趣的激发与个性的张扬结合在一起。课后进行开放性拓展,引导学生读读《故乡》,写写自己的小伙伴等,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形成了一个整体。让经典课文焕发除了新的生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