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四年级教案:长征

四年级教案:长征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 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弄清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所表达的 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诗这种题材特点的 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计算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借助电教,了解时代背景,初读知情。

教师:(课前播放《长征》歌曲)请同学们欣赏歌曲。(铃声响后停放歌曲)谁能说出我们刚才听过的歌曲名字?又是谁作词的呢?

学生:我们欣赏的歌曲叫《长征》,它是由毛泽东作词。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长征》 (教师板书)本诗的作者毛泽东是每一位同学都并不陌生的, 而同学们所知道有关他的小故事更是不胜枚举,那么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毛泽东?

学生:毛泽东是我国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 。

教师:对,毛泽东不仅是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杰出诗人。《长征》诗是他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之后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教师板书:1935年10月 毛泽东)

教师:同学们知道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吗?知道长征是什么人?知道长征经过了那些地方吗?知道长征的路有多长吗?知道长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吗?

师:(音)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我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教师:在我们了解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之后,共同步入长征,与那伟大的红军战士同走长征路。(学生看书,听教师激情朗诵了全诗。)

教师:听老师朗诵后,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

学生:作者对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

二、巧用电教,培养自学、表达能力,细读激情。

教师:昨天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在预习课文时是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谁来说说呢?(多名同学来说,只说重点词语。)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刚才同学们纷纷举出自己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词语,稍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试画出本诗的中心句。

学生:(读诗之后)这首诗的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通过画中心句,使学生抓住诗的主线。]

教师:那么,我们首先来学习诗的中心句。刚才有同学举出这两句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谁能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为他解答呢?

学生:万水千山原意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诗中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教师板书:万水千山 只等闲)

教师:这两位同学很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中心句中的疑难词语,那谁来把这些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学生主动抢答)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这无数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只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教师:红军为什么把无数艰难困苦当做平常事呢?万水千山只等闲使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

学生: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把那无数的艰难困苦都当作了平平常常的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那种蔑视一切困难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是啊!诗句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来这种感情呢?

学生:(慷慨激昂、高亢有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