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而不简,精处得法
一、说教材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通过本组教材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本文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而成的记叙文,它既保留了通讯报道真实、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又彰显了记叙文生动感人的语言特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3、4、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救援的经过,并得到了当地人们的称赞。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写得十分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针对教材以上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重点词句突破法。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不同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基于三年级的学生,略读课文接触得还不是很多,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因此,在本课书的教学中,我就采用重点词句突破法,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进行研读,悟得学法,并用所学的方法读懂课文,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法:学生自读自悟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特色,阿尔及利亚地震的情况,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背景资料。
教师:除查阅学生要查阅的资料以外,还要了解课文中许多专用术语的意思,搜集图片。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打算一个课时完成。在本课时中我将分如下几个板块完成我的教学:
(一)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三)品读课文,精处悟情。
(四)自由练笔,直抒胸臆。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一、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上课之始,我用低沉而庄严的声音对学生说:“同学们,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请看当时的情景。”并且在低沉的音乐声中缓缓出现地震时的画面。
接着我是分这样几步进行的:
1.说画面。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看着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①倒塌的房屋②哭泣的孩子③徒手救援的人们。)
2.读句子。伴随着孩子们的声声叹息,我用课件出示课文中描写地震的句子:“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然后对学生说:“孩子们,让我们把心中的同情和惋惜融入这个句子,来读好它。”(在课件的渲染下,学生的心中早已涌动着一股情感的激流,感情已到位,朗读就水到渠成。)
3.引出课题。在学生读好这个句子以后,我又出示了这样一段背景资料:阿尔及利亚地震近1100人遇难 ,7000多人受伤,因缺乏工具,许多人只好徒手救援。此时此刻阿尔及利亚人们最需要什么?(预计学生会说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我就趁机引出课题:就在这时候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而快速地赶来救援,并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所以我们说:“(师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课题)。
4.读懂课题。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课题和以往的课题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预计学生能找出课题中有标点符号,尤其是在句尾加的是感叹号。)我们知道感叹号都要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那你认为这个感叹号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强烈的感情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课文吧!
(上好一节语文课,导入新课的开场白至关重要。这堂课中,我从情境的创设到图片的引入,开课始便使学生的心灵为之一颤,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1.学习背景资料
中国国际救援队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默读课后资料袋,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初步了解。
2.初读课文
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划出生字新词。并用挑读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报道往往在开头就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主要内容。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教给学生读懂通讯报道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
3.检查词语
(1)读好“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两个词语的读音。
(2)理解“里氏、叠饼状、搜救犬、废墟”的意思。
(3)观看“声波探测仪、液压钳、钢筋”的图片,及说明用途。
(4)理解并积累词语“弥漫、纵横交错、狂吠不止、闻名遐迩”。
(这篇课文中的新词多而生僻,引导学生读通词语,理解词语,为以下的课文学习扫清阅读障碍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品读课文,精处悟情
(略读课文,关键在“略”。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是,自主阅读还需要教师的引领,应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段或几段文字写得特别精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精妙之处当浓墨重彩,细细咀嚼;浅显易懂之处则当轻描淡写,鼓励学生自悟自得。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莫停留。)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从行动迅速、工作认真、救援能力强,三个方面写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情况。表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卓越的救援能力,以及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感激之情。三言两语出神韵是通讯报道最为显著的特点,作者在描写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认真的时候就采用了细节描写,字字入骨,句句感人,在表现队员们行动迅速,救援能力强的时候语言简洁准确,真实明了。因此整篇文章张弛有道,极富感染力。因此,我顺应了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安排了如下的教学设想:
1.精读悟情,重锤敲击“工作认真”
课件出示: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1)反复诵读,把句子读懂
①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②初步体会。请学生初步谈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初步设定让学生在句子中感受到队员们的工作认真。)
③抓重点词体会。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工作认真?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一口气用了三个近义词:仔细地搜索,细心地捕捉,搜寻,三个词语意思相近却搭配不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队员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另外每一条缝隙,一根根钢筋,纵横交错,废墟下的幸存者等等词语,无不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可谓是字字达意,句句传情。这样的细节描写就值得我们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细细品味。)
④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句子。(理解充分了,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读厚
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队员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如此认真地工作呢?
预计学生能找到以下两点:
①抓住“天气热”把句子读厚。
A课件出示: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B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这句话,我决定采用联系生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夏天热吗?说说最热的那几天你觉得怎样热?据老师了解,我们这儿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就34-36度,这样的天气我们穿着短袖都热成那样,可我们的队员却在34度高温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工作,你说他们会有什么困难呢?
(预设1:他们热得口干舌燥,很想喝点水解解渴,但是为了救援工作,他们忍住了。
预设2:汗水从他们的脸上流下来,队员们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他们的手心也流出了汗水,手拿在液压钳上直打滑。
预设3:防护服太热了,有的队员甚至会中暑,有生命危险。......)
C第一次回环:是呀,尽管天气这样炎热,队员们工作的环境这样恶劣,可是——
生读: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②抓住“工作难度大”把句子读厚。
A课件出示句子: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B说说队员们会碰到什么困难?
(预设1:队员们干着干着,突然会有瓦片、石块掉下来,把队员们砸伤了。
预设2:队员们救人的时候,余震发生了,快要被救出来的人又被埋下去了,队员们也有可能被倒塌的房屋压住。
预设3:倒塌后的房屋呈“叠饼状”,废墟中的钢筋又是纵横交错的,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预设4: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的臭气,这种臭气也许会使队员们中毒......)
C第二次回环:是呀,尽管工作的环境这样危险,可是——
生读: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小结:难怪阿尔及利亚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说——
生齐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略而不简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色。略读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深入浅出,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注意整体求略,部分求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
2.略读得法,自读自悟“行动迅速,搜救能力强”
在学生的交流中随机生成两个层次
第一层:交流队员们的搜救能力
学生也许对这个句子会特别有感触:
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消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我是这样引导的:
A读好这个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联系上下文的时候,预计学生对搜救犬“超强”和搜救结果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就趁机补充介绍搜救犬的作用。并由学生或教师引入背景资料: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20多个国家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
从这段背景资料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第二层:交流队员们的行动迅速
课文中有三个句子表现了队员们行动迅速
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尔代斯。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这三个句子浅显易懂,我尽量放开两手,以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始终鼓励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去发现。
(对于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半扶半放的半独立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课程形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喂不成大胖子,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完全放手,而是始终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交流,在学生有所感悟的时候让他畅所欲,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适当点拨。略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架设起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扩大阅读量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四、自由练笔,直抒胸臆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圆满完成任务后,要回国了,阿尔及利亚的老百姓会怎样夸他们呢?中国人又会怎样夸他们呢?国际友人又会怎样夸他们呢?选择一种身份写一写。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实施过很多次成功的援救,东南亚海啸、巴基斯坦地震、伊朗大地震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这支队伍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我们在开展自救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国际友好国家救援队的帮助。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过哪些国家?在汶川大地震中哪些国家的救援队帮助过中国?你了解哪些地震知识?)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办一次图片展,开一个交流会。
(略读能力的培养,除了凭借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以外,还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引导学生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读教师的有益读物,不断扩大阅读量,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学习,或排演课本剧,或阅读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或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背景材料,或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课内”是为了更好地走向“课外”!)
板书设计: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工作态度 认真
搜救能力 极强
行动 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