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

写的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牢牢捉住“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整体到局部,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突出苏州园林的美。教学这篇课文计划要两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准确读写本文生字词,并解释生字词意思。能找出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特征。通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说明顺序,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二)教学重点

作者抓住什么来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有审美条件的审美艺术,因此可以充分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园林的图片,让学生对园林的认识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2.问答式教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设计精辟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指导。通过圈点勾画法,指导学生动笔勾画文中关键词句,筛选文本信息。

2.合作、探究指导。鼓励学生交流信息,在思维碰撞中质疑,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计用时2分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能与天堂媲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拥有一批能体现江南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下面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苏州园林图片)这些图片让我们看到苏州园林的美,而有一位作家更是用他的慧眼写下了一篇文章,用他精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去探访苏州园林之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

设计目的:俗语加上图片展示的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给予学生以苏州园林的直观印象,为课堂学习创设氛围。

(二)整体感知:(预计用时8分钟)

1.作者介绍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请学生准确读出并解释)

3.学生自读,教师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设疑引导 (要求: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圈画关键词句)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美是怎样的美?(提示:可用文中的句子,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设计目的: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时,能抓住要点,因此,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完成教学目标1、2。

(三)品读课文:(预计用时20分钟)

1.学生听第1、2段录音

2.请学生朗读第1、2段

3.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

(1)为体现“图画美”这一特征,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么操作的?

(2)他们的设计成功了吗?

4.学生自读第3—9段,要求:画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5.请学生展示自读、合作的成果

(1)请学生朗读体现图画美的段落,并以“我看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美”在 ”的句式来概括。

(2)教师根据学生所读段落,展示图片,并归纳学生所说,逐步补充板书

6. 对照板书,结合文本,思考:

(1)第1、2段与第3、9段从结构上分析是什么关系?(总分)

(2)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局部→逻辑顺序)

设计目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时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对文本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此外,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为学生创设没的情境,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让给学生充分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完成教学目标3。

(四)拓展练习(预计用时6分钟)

1.多媒体出示学校图片,请学生观察并写几句话。(要求:突出说明对象特征。)

(五)课堂总结(预计用时2分钟)

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处处都突出“图画美”这一特征,作者的独特视角让我们知道写说明文就得紧紧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并且要善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这样才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也是下一节课中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预计用时2分钟)

1.完成《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的练习

2.回顾说明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五、说板书设计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一.总特征:图画美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说明顺序:整体 局部 (逻辑顺序)

设计目的:这一板书直观的体现本课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