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导学案
编写:贺堂飞班级:姓名:组别: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预习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
则君子必自反也
此物奚宜至哉
我必不忠
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舜为法于天下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其横逆由是也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3、翻译下列句子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探究案:
1、第一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第二则中,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
3、第二则告诉我们君子与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训练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方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2分)
②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3分)
③“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3分)
(2)孟子在文中强调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第二课时
预习案:
1、重要字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今王发政施仁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然后驱而之善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则盍反其本矣
2、归纳虚词“以”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其待我以横逆
以以其存心也
明以教我
仰足以事父母
3、词类活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4、翻译下列句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探究案
1、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2、孟子在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其深刻意义?
3、你如何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义?
训练案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qí)畔(pàn)之米粟(sù)
B.横(hènɡ)逆商贾(ɡǔ)疾(jí)其君
C.吾惛(hēng)恒(hénɡ)心放辟(pì)
D.邪侈(chǐ)罔(wǎnɡ)民孝悌(dì)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内城) 七里之郭(外城)池(池塘)非不深
B.封(边界)疆异(不同)于人自反(反复)
C.妄(狂妄)人舜为法(法则,榜样)反求诸(之于)己
D.恒(稳定)心恐不赡(足够)勿夺(抢夺)其时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C.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D.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4.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天时不如地利
A.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B.如此,则与禽兽奚择焉
C.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5.下列句子中的“御”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B.其若是,孰能御之?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振长策而御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