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目的要求: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A重点指导惰的书写
B认识多音字差
2、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两次,一次是老人受不了,一次是儿子受不了)
3、老人因为什么受不了了?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老人对儿子的失望之情。)
4、夫妻俩商讨的结果是什么?
5、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6、小组里读读这三次对话?找找儿子的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7、引导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8、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⑵读读这次对话,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9、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10、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1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12、小组间共同讨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 设计: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