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b p m f 》教材解读一

《b p m f 》教材解读一

苏教版汉语拼音部分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情境图和语境歌。在每课中都有一幅能引出每个字母发音的且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这是非常适合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因为刚入学儿童没有接触过汉语拼音,也不认识字母,所以汉语拼音是他们入学后第一个要跨越的障碍,且单纯的拼音学习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困难,这就构成了刚入学儿童学习上的一大难点。

苏教版国标本的编写针对这一点,创造性地进行了设计,把拼音置于一定的情境和与其相应的语境歌之中,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拉近了汉语拼音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比如第3课的bpmf,其情境图是:

星期天早晨,爸爸带阳阳去看大佛。他们爬上了很高的山坡,终于看到了大佛。阳阳可高兴啦!她正想伸手摸一摸大佛,旁边的大喇叭里传出了请大家爱护大佛,不要用手摸的广播声。阳阳马上把手缩了回来。爸爸对阳阳说:我们祖国文物多,只能看,不能摸。阳阳听了,懂事地点了点头。

这样,借助情境图引出要学习的四个声母。

与之相配的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

语境歌押韵合辙,节奏感强,琅琅上口,这样既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变枯燥为趣味,又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表音表形图

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认图,发音,也可以帮助记忆字形。表音表形图是将拼音置于学生平时知道的,大脑中已储存的相似的图形中,突破字形教学的难点。如:

b画面上一个运动员躬着身子紧紧握住船帆的横栏,滑行在澎湃的波浪中。水的波浪正合着b音。那运动员为保持帆船平衡而躬着的身子与风帆正好构成b的字形。而透过画面深思,它向我们折射出这样的理念:任何时候应像运动员那样不怕困难,扬起生活的风帆与风浪搏击,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p画面上,一只小猴用力推车上山坡,累得满头大汗。车轮与车把形成p的字形。透过画面折射出小猴知难而上的精神。

m画面上一只小白兔提着篮子采蘑菇。三只排在一起的蘑菇构成了m的字形。透过画面折射出小白兔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内涵。

f画面上一个小丑拄着一根拐杖,拐杖的形状就是f的字形。画面形象有趣,富有幽默感。

图画所包含的表音表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透过图画折射出的深层理念往往被很多教师遗忘。

本课教学中运用的顺口溜:

像个6字bbb,

反写9字ppp,

两个门洞mmm,

伞把向上fff。

虽然教参中有顺口溜,可我觉得还是这些离学生生活较近,同时可以有效区分易混的字母。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