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有些现代常用的格式,像把书看完这种把字式,看得仔细这种得字式,是古代没有的。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的变化那么大。
>语音,因为汉字不是标音为主,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其实古今的差别是很大的,从几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第一,旧诗都是押韵的,可是有许多诗现在念起来不押韵了。
例如自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ró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shēng]。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héng]。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qíng]。
这还是唐朝的诗,比这更早一千多年的《诗经》里的用韵跟现代的差别就更大了。其次,旧诗里边的近体诗非常讲究诗句内部的平仄,可是许多诗句按现代音来读是平仄不调的。例如李白的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郭、白、别三个字原来都是入声,归人仄声,可是现在郭是阴平,白、别是阳平,于是这四句诗就成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了。
又其次,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常常是甲字从乙字得声,可是有许多这样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江从工得声,潘从番得声,泣从立得声,提从是得声,通从甬[yǒng]得声,路从各得声,庞从龙得声,移从多得声,谅从京得声,悔从每得声,等等。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汉字的读音,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