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游传》的第八回(有些版本为第九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课文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是故事的开始。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段,是故事的发展。第四至八自然段为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本文的插图与这一部分的描写相对应。文 章语言明快洗耳恭洗炼,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部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 特点。正如明末清初的金人瑞(又名金圣叹)所评: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设计意图]小 说是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本篇课文,应特别留意情节、人物、环境三个要素。本文中,了解情节是认识人物的基 础,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编列小标题、熟读课文、进行复述等多种形式,把握故事情节,为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剖析人物形象,感悟内在品格。最后在教学要本篇课文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人物的 性格、品质、思想等,与特定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4、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并通过朗读品味人物的动作,对话及人物外表的精彩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时划分]三课时[授课类型]讲读课[教学时间]2008年12月5、8、9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3、初步读懂课文、理清条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吗?2、《水浒传》是谁写的?有哪些主要人物?主要讲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词。(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可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弄懂它。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①出示生字词。发配 理睬 骗 恼恨 劈头 满面羞惭 押解 禁军 掂量 木枷 一锭 归还 踉跄②生字正音,读准恼nǎo;劈pī。(2)检查课文朗读。读准解、禁、还三个多音字,并能掌握用法。(3)检查不理解的词弄懂了多少。(着重引导理解课后练习4中的发配、非比他人、八十万禁军教头、流配、依草附木的意思。)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段及概括段意。3、交流分段,分概括段意。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了柴进的庄上。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认为林冲是个没有真本事冒充武师的犯人,执意要跟他比试武功。第三段(第4~8自然段):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最终林冲巧妙地击中洪教头的要害,打败了他。3、朗读课文重点段。四、指导写字:1、复习生字。2、重点指导配、睬、羞。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yā jiè lǐ cǎi qiānɡ bànɡ( ) ( ) ( )yī shɑnɡ bái zhòu xiū kuì( ) ( ) ( )kuǎn dài tuī cí jiào liànɡ( ) ( ) ( )二、画去错误的读音。押解(jiě jiè) 禁军(jīn jìn) 惦量(diàn diān)流配(liú niú) 恼恨(lǎo nǎo) 差人(chā chāi)柴进(cái chái) 踉跄(liánɡ liànɡ) 措手不及(chuò cuò)三、句子练习。1、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缩句)
2、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改成把字句)
3、柴进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改成把、被字句)
四、读《水浒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林冲和洪教头的对话、动作、外表等描写的朗朗品味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具准备]《水浒传》剪辑片断《林冲》[教学过程]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1、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22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自己练说、指名说。2、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3、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1、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一会儿交流。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所画的词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所画的句子,口味把握林冲的特点。3、 全班交流朗读及体会。(师指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描写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把握林冲的特点。(1)林冲的谦和忍让。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②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③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3)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4、小组讨论学习: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5、全班交流体会,指导朗读。(1)第3自然段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如: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2)第4、5自然段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3)第6、7自然段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6、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7、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怎样?(1)指名读第8自然段。(2)这一段写了什么?(洪教头满面羞惭地离开)(3)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这是为了拿它和他起初傲慢无礼步步逼人的样子相对比,说明他自尝苦果)(4)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又会自言自语说什么?(5)齐读第八自然段。三、回顾全文、升华主题: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2、林冲是不是好汉?林冲是个怎样的好汉?(躬身施礼,一忍。林冲让座,二忍。不敢不敢,三忍。只好提起棒,四忍。不打认输,五忍。无可奈何,迫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倒,点到为止。)3、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小结: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四、课外拓展、书籍:1、学习了今天的这篇课文,我们接触到了《水浒传》108好汉中的豹子头林冲。你还了解《水浒传》里哪些人物?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五、布置作业:1、练习复述课文。2、讲一讲这个故事。作业设计一、多音字组词。jiě( ) chā( )解{jiè( ) 差{chà( )xiè( ) chāi( )jīn( ) hái( )禁{ 还 {jìn( ) huán(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指依赖他人。( )2、来不及反应。( )3、形容来势凶猛。( )三、将下面的字组成词语,再选择适当的词填空。量1、洪教头拿起一条棒( )了一番。2、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 )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3、我( )了一下这个新来的同学,他是个山里孩子。4、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园林史上不可( )的损失。四、小练笔。针对性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写一段人物对话,注意提示语中的用词要生动个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 迁移练习:想象续写文章结尾。[教学过程]一、复述课文:1、师生共同列复述提纲。(1)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2)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①洪教头挑动比武。②两人交手。③林冲获胜。(3)洪教头羞惭离去。2、分4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3、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4、教师小结。二、续写结尾:1、讨论交流。2、动笔完成小练笔。三、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将课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骗( ) 恼( ) 睬( ) 陷( )编( ) 脑( ) 彩( ) 馅( )劈( ) 羞( ) 待( ) 较( )辟( ) 差( ) 侍( ) 效( )二、联系句子,理解带点字的意思。1、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2、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3、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4、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认遍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 )三、课外阅读长篇小说《水浒传》。[板书设计]23、林冲棒打洪教头谦和忍让林冲{ 武艺高强
粗鲁、傲慢洪教头{ 急躁凶狠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