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它以蒲公英的种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学生喜欢诵读。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应加大读的分量,童声范读、教师指导读、自由读、指名读、有选择的读、齐读力求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小诗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并不熟悉蒲公英,同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教学时运用CAI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离不开想象。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达就越具体生动。小诗最末一句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儿去呢?这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了解有关蒲公英的常识,感受大自然的奥妙;2. 会认读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这五个词语,学会种、毛、呀这三个生字。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看图 这是什么? (学生猜测)二、初步感知1.听童声范读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样的?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正音:蒲公英、种子、毛茸茸。3、引读第二句看看种子的妈妈--蒲公英。三、反复诵读课文1. 童声范读,学生看书仔细听。2. 再听一遍范读,学生可跟读。3. 指名读,其他学生对嘴形。4. 与小伙伴一起读。5. 认读字词(1) 种子、毛茸茸、微风、轻轻、家、离开、哪儿、就是(2) 种、毛、呀(3)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做动作理解微风的意思。想象:如果你是蒲公英的种子,这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四、欣赏图景1. 看看蒲公英飞的样子(课件)2. 观看录像《蒲公英飞舞》,教师配介绍。(蒲公英的种子带有极轻的伞状的羽毛,可以乘风飞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蒲公英的种子像雪片一样飞舞)3. 质疑问难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蒲公英妈妈和蒲公英的种子?4. 自由想象 蒲公英飞到哪儿去了?(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五、朗读指导1. 自由读喜欢的部分。2. 指名读。3. 评价、指导。4. 配上图景读、齐读、背诵。六、写字指导1. 认字。2. 范写。3. 书空。4. 练写。5. 讲评、作业展览。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