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

高语第五册课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立论充分,论证严密,同时又条理清晰,说服力极强,是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现指出如下,与同仁商榷。

①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正确的是,疏漏与丰富对应,粗糙与润色对应。原句前后内容对应错乱,应该改为: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丰富与润色,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②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文人与民间创作实在无法结合。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是说,人只能与人结合,事物只能与事物结合,而人是不能与事物结合的。比如,我们不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成理论与人相结合。同样,文人也不能与民间创作(事物)相结合。原句可以改为: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也可以改为:文人参与民间创作的创作方式

③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句中顿号使用有误,当改作逗号。并列短语作谓语或补语时,短语之间应该用逗号,不用顿号。在这里,真实丰满和有血有肉是并列短语,作写的补语成分,所以它们之间应当用逗号。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