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呼声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
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
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
务。
在这里,我想就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和方法提出两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小语界的同仁。
一、突出词和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
对于语文科的名称,叶圣陶先生有个权威的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科既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但我认为,其
重点是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因为第一,从学生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看,无论是接受、检索、保存和传递
信息,还是创造新的信息,主要依靠书面语言;第二,从学生学习语言看,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存在重大
差别,前者比后者复杂得多,因此学习起来也困难得多。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说出来是口头语言,写下来就是书面语言;说得好就一定书面表达得好。这是不理解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存在着重大差别的片面认识。当然,文本于语,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必要条件。从语
言发展的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的,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再说小学生(特别是低
年级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要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
发挥作用,即将内部语言外化为口头语言,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因此现今的小学语文
教学采取从说到写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必要条件;说得好未必一定写得好。书面语
言和口头语言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人的书面语言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产
生的,因此它必须是独白语言,只能用语言手段来表达信息的内容,并且运用视觉符号。但是口头语言是交谈
者在场的情况下,在直接交际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它是对话语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如动作、声调、脸部
表情)来表达信息的部分内容,并且运用听觉符号。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
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代数学,是有意的、自觉的语言活动
中最困难、最复杂的形式。
根据许多语言心理学家的研究,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在下述四项参数的值上有重大差异:(1)情境率,
即:情境成分的数量/省略和代用成分的总数;(2)词语的不重复率,即:语言表达中不重复的词的数量/
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3)鉴定率,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词语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4)积
极率,即:语言表达中动词的总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简言之,规范的书面语言是上下文一致(即情境成
分很少)、句子连贯、词语丰富、能很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积极面的语言。
要让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就必须让他们进行比较严格的词、句、段、篇的训练。但是我很同意
有人提出的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淡化篇章的主张。因为词和句(包括句群)的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
而且小学生的智慧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这个年龄阶段是掌握
词和句的最佳期。如果小学生不着重进行词、句训练,那么他们进入初中和高中后就很难再将语文学好。因此
,我认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学生一般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写作手法的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
品句训练,进行语感训练。小学的作文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观察、审题、立意、谋篇等一般技能的基础上,着
重让他们进行用词造句的训练。例如,某校有位三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们写了一篇童话体作文。如何评讲?我
建议这位教师不要面面俱到。除了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修改错别字外,主要应根据词语的
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连贯性这三项要求修改语言文字,而且可以先共同修改一篇。后来这位老师
引导全班学生很成功地修改了一篇题为《森林又安静了》的文章。原文如下,有横线的词句学生们都一一作了
修改。
森林又安静了
今天,天气多好啊!森林里的小伙伴都到大草地上来玩,有小狗、小猫、小鹿、小刺猬、小兔它们玩
得多快活呀!①有一只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老虎恶狠狠地说:你们这些小家伙,这是我的地方,②快走,
快走。小兔和小猫说:老虎你不要再称霸了,你要是称霸,我们就告诉大象伯伯去。老虎说:大象算
什么,我是森林之王。小松鼠说:咱们告诉大象伯伯去。小猴子说:对,对,③告诉大象伯伯去。
我谁都不怕!老虎说,④你们告诉大象去好了,反正我是森林之王。
小兔它们真的告诉大象伯伯去了。
大象说:⑤小动物们,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小动物们说:⑥它在欺侮我们。还,还说您的坏话呢。大象说:带我去看看。⑦小动物们把大象
带到⑧那里。大象把鼻子一甩说:老虎你听着,你要再欺侮小伙伴,我就对你不客气。老虎说:那我们
就比比看,谁本事大。⑨大象伯伯也不用鼻子甩,就用腿轻轻一踢,把老虎踢得很远很远。
小动物们(10)快活得说:好,好,好。
森林又变得平静起来。
①这一句和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改成忽然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
②既然老虎是用恶狠狠的语气说话,那么快走,快走最好改成快滚,滚。
③前面已经出现了两次告诉,这句可改成去找大象伯伯。
④前面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告诉,这句可改成你们去找大象告状好了。
⑤文章中共出现四个小动物们,用词太单调。这里可根据大象伯伯慈祥的性格,改成小朋友们。
⑥它是谁?大象不明白,应该改成老虎。
⑦为避免用词重复,小动物们可改成大家。
⑧那里是什么地方?读者不明白,应改成大草地上或者老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