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西下,冬日的暖阳中走来了一队骆驼,悦耳的驼铃声缓缓飘来,构成了一副古朴隽永的画卷,定格在林海音的脑海中。从童年的小英子的角度看,老北京的生活极富生活情趣,而从作者(成年的林海音)的角度看,对于童年的回忆,显然别有一番情怀。如何让学生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去体会那一片情呢?
铺陈阅读基调,创设一种情境
课前播放《送别》歌曲,在歌曲舒缓的旋律中,老北京照片一页页翻过。
师:听过这首歌吗?看过这些照片吗?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座古城,那么老,人们穿着长袍马褂。
生:生活很有滋味。有遛鸟、有骆驼,街头小吃。
师:这个课题很特别,三个词就是三幅画啊。从这三个词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童年的时候,冬天经常有暖暖的阳光
生:在阳光下,骆驼缓缓走来,铃铛铛铛铛地响
师:(学生初读课文)不看书,你记住了什么?什么画面留在你的脑海中?
生:印象最深的是小英子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事。
生:骆驼挂铃铛,小英子幼稚的心里产生了美丽的想法。
生:小英子不懂的总要问一问。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
【分析】悠远的老歌,古朴的画面、老电影胶片式的板书设计,创设了隽永悠远的意境,在朗读、想象中,细腻的文字,苍老的往事,把学生带入那旧旧的、冷冷的老北京情境中,为走进小英子的童年铺下了一个基调。
与文本对话,体验一种情趣
师:童年的生活构成了一幅幅悠远隽永的画卷。走进课文,你对哪一幅画感兴趣,就读哪一幅画,简单写下体会。
生:我对小英子学咀嚼的事很感兴趣,觉得很好笑。(生读内容)
师:读书要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你读的时候,看到什么没有?
生:好像看到小英子学咀嚼的样子,嘴巴一动一动的;看到骆驼长的很丑,咀嚼时磨来磨去,鼻子还冒着热气。
师: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一下,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骆驼在流口水,胡须上还沾着白沫儿;骆驼好像认为胡须上的白沫子很有营养似的,伸出又大又长的舌头把白沫子给舔进去
师:看的时间长了,太入神了,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好像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
生:骆驼
师:你觉得这时候的小英子怎么样?
生:傻,但傻得可爱。
生:我对谈铃铛这件事感兴趣,觉得英子很幼稚,很天真。
师: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谁来问?(出示对话,师生角色对话。)
师:小英子觉得骆驼系一个铃铛,是为了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你觉得呢?
生:挂上铃铛,骆驼走失的话,可以找回来;可能是领头的骆驼炫耀自己的权威吧;既然骆驼驮着煤,那戴上铃铛,铃铛一响,人们就知道卖煤的来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
生:为了防止狼的侵犯。
师:你看,大人的答案显然不那么美,还是小孩子的答案有趣一些。
师:你觉得英子想得怎么样?
生:想得天真,幼稚有趣。
师:小英子还问了什么?
生:问骆驼哪去了。
师:妈妈怎么回答?
生: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师:妈妈说,总是问,你觉得林海音还可能问了什么?
生:夏天骆驼哪去了?骆驼为什么脱毛?骆驼三天三夜不喝水,不渴吗
师:既然妈妈说小英子总是问总是问,很显然,小英子问的问题肯定不仅仅是关于骆驼的,你们都是小孩子,你们平时都问大人什么问题?
生:我曾问爸爸,地球为什么不是方的?我问妈妈,鱼吃那么少,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游泳啊?我问妈妈,我有眼睛,为什么在你肚子里时没看到你肚子是怎么样的(生笑)
师:看来小孩子的问题还真多,你看,童年就是这么有趣。的确这样,在《城南旧事》这本书中,林海音也写到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境,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生笑)
爸,什么叫做贼!
贼?偷人东西的就叫贼。
贼是什么样子?
人的样子呀!一个鼻子俩眼睛。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去,屋里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这里打岔。
贼偷了东西,他放在哪里去呢?
把那些东西卖给专收贼赃的人。
收贼赃的人什么样儿?
人都是一个样儿,谁脑门子上也没刻着哪个是贼,哪个又不是。
所以我不明白!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学去吧,我的傻丫头!
师:你觉得小英子问得怎么样?
生:问得有趣。问得有童真、童趣。
【分析】学咀嚼,傻得可爱,谈铃铛,想得天真,问骆驼,幼稚有趣,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是单元教学主题,同时也是文本语言文字的主基调,如何引领学生感受这种情趣呢?需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读、去品,同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文本对话,走进小英子的童年,同时也走进了学生自己的童年,童年之趣,趣味盎然。
与作者对话,感受一种情怀
师:的确,英子的童年充满了童真童趣。可是,当英子到了中年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还会去问这些奇怪的问题?(生:不会)看看英子自己怎么说。
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师:你从中读出小英子对童年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怀念;感到珍贵、快乐;觉得自己童年很傻,很想回到童年
师:是啊,童年的生活是这么美好。当所有童年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也不会再问了,说明你的童年已经离你远去了,正如林海音所说,童年一去不还了。你觉得,在怀念童年的同时,她是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生:可能有点感伤;她想把童年留在脑海,所以写下来;她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想,小时候怎么会那么傻?可能还会边写边笑吧
师: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段话。(配乐《送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林海音的童年不但有快乐,也有感伤。就在这本书里,还记叙了她的好朋友妞儿被火车撞死了,奶妈的儿子被卖掉了,爸爸因为得重病死了,全家人无奈搬家到台湾的事。有兴趣的话,课后去读读《城南旧事》。
【分析】一种感伤的情怀,不是文本主基调,但稍微点拨一下,显然是必要的。感悟一种情怀,就是把学生的视野从《冬阳童年骆驼队》带进《城南旧事》,以激发了他们课后阅读的兴趣。从这个角度上讲,情境的创设、情趣的体验、情怀的感受,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通过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林海音,走进《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