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动物们安排不同的身份,运用对话,使文章生动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小壁虎及其他小动物的资料。
准备生字卡片、活动幻灯片或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检查自学情况。注意:甩读翘舌音,蝇读后鼻音,啊读轻声。
记忆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识记。
姐、伯、阿可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或与已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甩和用比较,也可编顺口溜用字的最后一竖向右拐,就读‘甩’。
2、写字教学
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姐、伯、阿的书写特点是左窄右宽。啊是左中右结构,各部分要写得匀称紧凑。
尾是半包围结构,尸的撇是竖撇,要写得稍长一些,能包住里面的毛。
甩注意月要写得略宽偏左一些,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略在竖中线左边一点。
起的捺要写得舒展,能把己字托住。
(三)词句教学
本课词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是看图或看实物。像小壁虎、墙角、蚊子、蛇这些词,通过看图或看实物即可明白,不用多讲。
二是朗读。如难看,可通过朗读句子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来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觉得没有尾巴很不好看,心里很难过。
三是做动作。本课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如摇、拨水、甩、赶蝇子等,可通过做些示意动作来理解。通过做动作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区别,如摇可用手做摇摆的动作,甩可通过甩一根绳子(头上拴些东西)来理解。理解时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摇和拨水联系起来理解,甩和赶蝇子联系起来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弄清动物尾巴的作用。
四是联系生活实际。如读到燕子尾巴时,抓住摆、掌握方向,让学生联系方向盘来理解。
(四)朗读指导
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朗读时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仅应读出小壁虎难过、焦急的心情,还要注意小壁虎说话的礼貌,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顿一下,再读行吗。读小鱼、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重一点,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各自尾巴的作用。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读小鱼姐姐、燕子阿姨的话和小壁虎的声音也应有所区别,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通过填空积累词语,除了列出的练习外,要鼓励学生多交流一些这类词语,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写,也可以口头说一说。
第四题是讲动物尾巴的用处,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比尾巴》和课外学到的有关知识。
(六)扩展练习
小壁虎还可能向谁借尾巴?仿照三至五段的说法,自编一两段话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词语注释
挣: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难看:不好看,不漂亮。
掌握:控制的意思。
蝇子:文中指的不是苍蝇,而是牛蝇,也叫牛虻。
难过:不高兴,心里难受。
近、反义词
近义词:难看丑陋掌握控制难过难受
反义同:难看漂亮难过高兴新旧借还
剖析段篇章
课文结构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一条蛇咬断了小壁虎的尾巴。
第二至五段:讲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经过。
第六段: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爬回家找妈妈。
第七段:写小壁虎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写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事,告诉我们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课文题解
这是一篇知识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告诉我们鱼、牛和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句意推敲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这句话讲出了小壁虎的尾巴再生的特点。壁虎的尾巴如果被什么动物咬住了,它就把尾巴挣断逃跑,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的尾巴。句中的!号,写出了小壁虎长出新尾巴时又惊又喜的心情。
朗读指导
在学习第二段时,要抓住没有尾巴多难看啊!这个感叹句,让学生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是什么?观察第一幅图,使学生明白,小壁虎尾巴被蛇咬住后,小壁虎一用力就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嫌难看急着要借尾巴,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小壁虎爬呀爬这是说小壁虎爬得很慢,爬了很远,要从墙角爬到小河边,表现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艰辛。三次出现小壁虎借尾巴的话,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既要读出小壁虎有礼貌的口气,也要读出他难过,焦急的心情。文中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这些词看似好理解,但要真正区分意思也不是一件易事,朗读时教师除了指导摇、甩、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读重音外,还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感受理解。第6段指导学生朗读时,速度慢些,词调低些。第7段傻孩子,你转过身看看这句话既要读出妈妈疼爱小壁虎的怜爱之情,同时以要读出妈妈因为小壁虎的无知而责备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惊奇、兴奋的语气。
识字教学
在本课的8个生字中要注意读准甩的音,啊字读成轻声。在识记字形方面可采取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姐:一女一目下横长,见了妹妹喜洋洋。啊:口加阿还念啊,放在句里表惊讶。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伯字用拍来记,把提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伯字。阿字用河字记,把三点水换成耳刀旁就是阿姨的阿。用熟字换一部分帮助记忆:起字用赶来记,把干换成己就是起字。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记忆字形,生字甩和学过的用字进行比较,可以编顺口溜,用字的最后一笔向右甩,这是甩。尾: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笔字记忆,去掉竹字旁换掉尸字头,也可以用顺口溜记忆:尾巴尾巴,尺字没捺,毛字在下。想:可以用您来记,去掉上面的你字,换成相字就是想。
写字教学
在本课的8个生字中,其中有3个是左窄右宽的字,包括姐、伯、啊。有一个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啊字。甩是独体字。想是上下结构的字。尾和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学生书写生字前首先观察汉字的结构。然后再观察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姐字,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女字旁,右边且字的二个横分别写在横中线上下,要写对称。阿字耳刀旁的第一笔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可字,横写得与耳刀旁相比稍低点,口写在中心点偏左些。最后一笔是竖钩。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口字旁写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上,阝写在竖中线左边,可字写在竖中线右边,可里边的口写在中心点偏右些。甩字书写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撇写长些,横折钩的折写短些,里边的第二个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写在竖中线左边一些。伯字两个撇不同,第一个撇长些,第二个撇短些,白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起字的第七笔捺写得要舒展些,要把己字托起来,右边的己字,要注意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竖弯钩的竖不能出头。尾:尸字和毛字合起来就是尾。注意把尺字的最后一笔撇去掉,变成偏旁。想:可以用您来记,去掉上面的你字,换成相字就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