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西地平线上》教案4

《西地平线上》教案4

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之前已经请大家预习了,现在请大家来共同完成这张表格。

地点

特征

全文的感情基调

感受

联想

定西

高原

大、红、安谧、

宁静、跳跃

我惊呆了

恍若梦境

(左公柳)

罗布

淖尔

荒原

灰白色,边缘

也不清晰

遗忘了

太阳

罗曼罗兰

血红、庄严、神圣、具有悲剧美

被震撼了

我落泪了

阿勒泰

草原

灿烂、热烈、

夸张

令我惊骇

匈奴民族

成吉思汗

分析一篇写景散文,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散文的内容。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些特点的。(板书:写景散文 内容)

(提问:本文主要是写落日,作者一共写了三次落日,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每一次的落日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板书:特点)

1、我们先来看第一次落日部分的描写。(完成表格第一行第三列。

落日的特点:血红的,如勒勒车的轮子,柔和,美丽,安谧,慈爱地注视着人间。

(那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出这次落日的特点呢?比喻,拟人。)

这次的落日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全都惊呆了,恍若一场梦境。)

2、那么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第二次作者有关落日的描写。

(提问:这次落日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开始太阳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的,不死不活的;后来,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发现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完成第二行第三列)

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震撼了,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3、学生自主完成第三次落日(火烧云)的特点。

(太阳隐到云背后,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烧红了)

在这一次火烧云的描写中,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令我惊骇,我是多么地卑微,平庸,感谢落日。)

在欣赏写景散文时,我们除了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还要学会分析文章中一些表现手法。(板书:表现手法)

在第二次的描写中,除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家再想想,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了《泰坦尼克号》的音乐?

(背景,听着玩的。司机放的音乐)

(如果只是放着玩的,听听就算了,作者为什么还要把它写出来,而且是写了两遍呢?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板书:烘托

我们来看,作者第一次提到这音乐,在什么时候?我们向死亡之海行进……为了打破压抑,……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的感觉。 那么这一次音乐的播放,烘托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呢?梦幻的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到这音乐呢?我们的车停下来…… 齐读12段,要读出那种震撼的,激动的语气。

这一次在音乐中,作者是不是还有一种梦幻般的死亡之感?

不是,那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这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读出一种带有哲理性的感叹的意味。)

这篇文章除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写落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作者穿插了丰富的联想。我们快速地扫描一下全文,看作者又落日联想到了哪些事物?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欧亚平原上的人们(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

为什么会联想到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如果把罗曼罗兰的落泪一段删掉可以吗?

(第二次看到落日,作者落泪了,由此落泪联想到了罗曼罗兰的落泪。

不可以,这样就无法抒发自己的感受了。作者其实是通过两种落泪的比较,更好地表达对落日景象的思考,说明落日的景象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又为什么会联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

草原是匈奴民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在第三次落日当中,落日神奇威力的特点,由此联想到匈奴民族的强悍和力量,他们的刚强坚定。成吉思汗是匈奴民族的首领,他曾率领铁骑横扫欧洲,同样也是力量的象征。

想到成吉思汗的英勇,匈奴民族曾经拥有的灿烂辉煌也与火烧云的热烈夸张相映衬。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本文只是单纯的描写三次落日的景物,而去掉这些联想内容,效果会怎样?

文章会非常的单调,肤浅,空洞,没有吸引力。

作者的写作目的抒发“世间有大美”,由景自然地抒发感情,这些联想是与作者的感情紧密结合,没有了这些联想,作者在抒发感情就不会那么自然了。

由落日的景像联想到人生的一些内涵,还有一些历史。用一些相衬的作品进一步解释了自己对落日的独特感受。

所以说,我们写文章,不能单纯地为了写景而写景,描写景物的要调动脑筋,运用联想,把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理解表达出来。我们运用联想,不能随便乱用,要像作者一样,用联想以给人深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例如:从“绿”联想到黑板,虽然东绕西绕也能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但是明显就很牵强。

拿“‘水滴石穿’的联想”来说,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水”上,联想到世界上力量的对比,可以得出“弱能胜强”或“柔能克刚”的立意。如果把关注点放在“滴”上,联系到思想方法,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如果把关注点放在“石”上,联想到人的气魄和勇气,可以得出“要敢于碰硬”的立意。如果把关注点放在“穿”上,联想到面临的困难,可以得出“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样的立意。这就是“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以此得出不同的立意。

下面我们要做一个联想的小练习,请大家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联想方式,对“湖水”进行联想。

相似联想:历史,人的生命,时间,人的心灵纯净

联想:经济发展,人类的闯荡,保护环境

对比联想:追名逐利的人心灵澎湃翻涌,火,山的稳重

因果联想:生命的起源,资源的枯竭

(幻灯片 运河 )

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内容,以“运河”“或者“瘦西湖”为题,用联想的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

写景散文内容 景物特点

表现手法 烘托

联想

《西地平线上》学案

方法点拨: 欣赏写景散文:

内容:

特征 感情 感悟

调动各种感官来写景

(形、声、色、味……)

正面描写

写景层次

描写

动静结合

表达方式 侧面烘托

(背景烘托、人们的反应、………)

直抒胸臆

抒情

间接抒情

准确生动的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

语言运用

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想象与联想(虚实结合)

思考题:1、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2、本文运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描写日落的

3、运用那些修辞手法

,有哪些作用。

结合课文内容,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落日特征

共同特点

作者反应

联想

联想:由当前所感受人或事回忆起有关的人或事。

1、接近联想:(时空接近事物)

长城——秦始皇

2、相似联想:(形式和内容上相似点)

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

3、对比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另一事物。

和平——战争

思考题

:本文有哪些联想?有什么作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