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诉说吴佳骏
凉鞋是父亲从集镇的地摊上买回来的,三元钱一双,若遇降价,五元钱可以买两双。那时,我已经在镇上的中学读书。每天一早,走十几里路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又走十几里路回家。走的路多了,耗费掉的鞋子也就多。一个夏天,至少要磨烂三双凉鞋。
或许是因为便宜,这种塑料凉鞋在校园里非常流行。不独男生们穿,女生们也穿,只是女生们穿的凉鞋的款式和颜色不同罢了。甚至,连个别老师,也穿着这种凉鞋,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记得有一个物理老师,左脚的小趾上,多长出一个脚趾。而恰好他也喜欢穿塑料凉鞋,每当他一走进教室,学生们的目光就被他的“六指”所吸引,齐刷刷地盯住他的左脚看。老师知道学生们在底下议论他的脚趾,他不但不觉得尴尬,反而故意用左脚尖,在讲台上画出一个圆圈,然后,得意洋洋地提高分贝:“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讲串联电路。”话毕,引得学生们一阵窃笑。
每个学生,都以拥有一双塑料凉鞋为荣。哪怕是上体育课,也舍不得脱下。若体育老师非让学生换鞋时,有人就说自己只有这一双鞋,而最终落得被老师赤脚罚跑步的下场。即便如此,被罚的同学一边跑,一边还用两手各提一只鞋子,左摇右晃的,向围观的人群展示、炫耀。那模样,好像不是受罚,而是得到了某种奖赏。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无论是操场上,还是走廊上,到处都是跑动的“塑料凉鞋”,随鞋子翻飞的灰尘四处升腾。若是做课间操,一排排的“凉鞋”站在操场上,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低头一看,像是穿的校鞋一般,特别带劲。做完操,上课铃响起,大小不同的“凉鞋”又急匆匆跑进教室。甫入座。一股难闻的汗臭味便从脚下升起,弥漫整间教室。老师用书扇扇鼻子,再朝下看看大家的脚。发现所有的脚趾都在蠕动,每根脚趾,都裹满灰尘,像一条条泥鳅的头,被凉鞋的鞋袢扣死。一次,一双凉鞋引发了一场震惊全校的案件。有人趁午休时跑去食堂,朝猪油罐子里撒了一泡尿。作案者除留下一双凉鞋印,任何线索也未留下,这给查案子的老师增加了难度。办案者先是摸底调查,后又重点侦察,仍未获得有效证据。最后,还是校长亲自出马,专门拿出两节课,把全校学生赶到操场。又让老师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口袋沙子,平铺在地上,辨识鞋印。学生们排着长队,从沙子上踩过,做游戏似的,把记录鞋印尺寸的老师忙得大汗淋漓。令人失望的是,记录结果显示,与作案者留下的鞋印吻合的鞋子,多达四百余双。不得已,校长和老师只好摇摇头,叹叹气,让这桩无头案成了一个谜。
我后来对凉鞋产生反感,缘于一位政治老师的教育。她说,塑料凉鞋是最普通不过的鞋子,比这种鞋子更高级的,是黄胶鞋,是皮鞋。她还说,如果大家今后想穿黄胶鞋,穿皮鞋,就要认真读书,等将来有出息了,才能如愿以偿。
无疑,老师的激励,刺激了我想拥有一双黄胶鞋的愿望。我把这个愿望告诉了父母,父母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几天过后,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不是想要双黄胶鞋吗?只要你能考上高中,我就给你买一双。”父亲的话,让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觉。从此,我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在学校,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就连下课那十分钟,也不舍得去玩,而是埋头复习功课。回到家后,还得挑灯夜战,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就躺在床上背书。我要用自己的实力,争得一双黄胶鞋。
中考时,考虑到当时的家庭状况,我没有报考高中,而填的志愿是中师。发榜的时候,我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中师录取分数线。老师们均对我填报的志愿表示遗憾,政治老师对我说:“你完全有实力穿皮鞋的。”我笑笑,未作答。
父亲没有食言,我去中师报到那天,他仍然送给我一双黄胶鞋。虽然,我读的不是他希望的高中。
我接过父亲送的鞋子,眼里差点掉下泪来。
(选自《鸭绿江》)
(1)下列对原文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讲述了一连串有关凉鞋的故事,虽然情节曲折却又简洁真实,吸引读者一睹为快。 B.流行于校园,男女生都穿塑料凉鞋,这里包蕴着山区贫困学生们安贫乐学的心灵世界。 C.“齐刷刷”一词,细腻地把学生全然忘情地关注物理老师的“六趾”的神情刻画出来。 D.“所有的脚趾都在蠕动”这一细节,把学生们的那近乎天真无邪的不懂礼貌再现出来。 E.文章用极度的比喻,用委婉暗示的手法将生活窘迫和人生前途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
(2)文章以“鞋子的诉说”为题,请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评价“我”不安于再穿“凉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与作者写作意图,深入探究“震惊全校的案件”。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