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阅读答案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17分)丰收岭绿岛梁衡①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海船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这已经到了有名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好一个死寂的海。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刹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②我不由回过身来。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③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④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治沙站的同志告诉我,前两三年这脚下是流动的沙丘,我们引进这些沙生植物后,沙也就驯服多了。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虽将头身探起老高,像一匹嘶鸣的烈马,但还是跃不过树丛。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它终于认输了,气馁了,浑身被染绿了。治沙站的同志又转过身子,指着远处那些高大的防风绿墙说:“七八年前,连那些地方也是流沙肆虐之地。”⑤我停下脚来重新打量着这个绿岛,她由南而北,尖尖地伸进沙漠中来,像一支绿色的箭,带着生命世界的信息,带着人们征服荒原的意志,来向这块土地下战表了。⑥我在这座人工绿岛上散步,细想着。这里的绿不同于黄河上碧绿的水库,也不同于天山上冷绿的天池,那些绿的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抽象,是未来的理想,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⑦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小题1: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①自然段中划线词语的作用。(4分)答:小题2: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答: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④自然段画线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思想。(4分)答:小题4:第⑥自然段是作者对丰收岭的“绿”的评价和感悟,对此你怎样理解?(5分)答: 参考答案:小题1:用三个表否定的词语强调沙漠的荒凉,为下文描写丰收岭的绿色做铺垫。小题1:(4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沙枣等植物抗击风沙的姿态;气势磅礴地表现了绿色植物蓬勃顽强的生命力,也给了作者勇气与鼓舞。小题1:(4分)表现了作者对治沙成果由衷的自豪和兴奋,也赞美了治沙站同志的辛勤劳作和科学精神。小题1:(5分)丰收岭的绿的生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是由充满生命力的人和植物共同创造的奇迹,歌颂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旺盛。意对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语境来分析,加点的三个词语都是表否定的词语,句式有气势,语气重强调,与后面“好”的情感相呼应,所以本身起“强调”作用。那强调什么呢?三个词语对应的内容分别从视觉、听觉、生命迹象三方面来表述,紧接后面的“一块墓碑”、“一个死寂的海”得以印证,得出其第一作用是:强调沙漠荒无人烟,死般沉寂。再往后延伸分析,是“我”面对死寂的沙漠的感受,与下文“绿色就是生命”相呼应。所以第二个作用是:令人反思“生命的宝贵,世界的可爱”。 本文第①段只点了“丰收岭”,没有出现“绿岛”,三个词语只是写了死寂的荒漠,但标题所指的“绿岛”还没出场,这三个词语用来描写荒漠,是为绿岛的出场来辅垫,或衬托。由此可推出,是为下文起辅垫作用,也可以具体说是反面衬托作用。点评: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加以分析、归纳、整理,最后得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修辞作用题。第一问,三个“那”字开头,分号间隔的为排比手法;“那”后面的内容为拟人手法。第二问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即修辞的作用。本文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沙枣、白杨、榆柳抗击风沙的姿态,主要是从拟人手法的角度说,从排比手法角度说,体现了绿色植物抗击风沙的气势。沙枣是“苍劲”,白杨是“傲视”,榆柳是“乐观”,体现的是不同生命的存在方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沙枣、白杨、榆柳抗击风沙的姿态和磅礴气势,表现了绿色生命的存在,令作者精神振奋,胆壮气勇。点评:这类综合性地题目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综合能力,学生除了要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揣摩、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根据画线句分析,要围绕“沙、治沙人、作者”三方面思考,本题要求从作者方面分析,基本解题思路应是两方面:一是作者对沙,谈作者对沙终于被打败这个结果的感受;二是作者对治沙人,谈作者治沙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结果的感受。首先,画线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拟人手法,体现了人工治沙取得了胜利,体现了胜利的自豪感,排比手法又增强了自豪的气势,可以表述为非常的兴奋,由衷地自豪。其次,画线句说明了人工治沙的结果。那么前面的一系列过程的描写,如“七八年前”、“两三年前”与现在情景对比,体现了同志们治沙的艰辛历程;再分析人工栽植后,一系列措施产生了“跪伏”、“驯服”之效,体现了科学治沙的精神。再次,画线句也是侧面描写,以沙“终于”失败,来体现同志们凭借治沙的艰辛和科学的精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再联系下文来看,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们征服荒原意志”的敬佩与赞美。综合分析得出答案: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治沙成果由衷的自豪和兴奋之情,也表达对治沙站同志们艰辛治沙和科学治沙精神的高度赞美和由衷敬意。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然后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去分析、归纳。小题1:试题分析:理解就是解理,需要换位思考。“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可以把作者的总体评价分解开来分析,再综合起来回答。第一层绿就是生命自己,对应第②段,反映了绿色生命的客观存在,是生命的绿,“令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第二层绿是生命力的胜利,对应第③④段,反映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植物和治沙同志,共同创造了奇迹,是神奇的绿。第三层绿是伟大的现实,对应第⑤段和第⑥段“而”之前,并与第⑦段照应,是现实的绿。那现实是什么呢?是生命绿和人类共同创造的实实在在的奇迹。为什么说“伟大”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赞美之情。那赞美什么呢?赞美生命绿的顽强拼搏精神,赞美治沙人艰辛科学治沙的奉献精神。再问那“伟大”到什么程度呢?答案是在此治沙取得胜利结果的基础上,继续顽强拼搏,“会收获整个世界”。综合以上分析,答案是:丰收岭的绿是生命的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现实;是神奇的绿,是由充满生命力的人和绿色植物共同创造的奇迹;是现实的绿,是对生命绿的顽强拼搏精神和治沙人艰辛科学治沙的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激发人们勇于面对现实,定会收获整个生命的世界。点评:这类题目一定要要审清题目,本题其实是对第六段的一个理解,尤其是对“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的理解。重点要理解“绿”的深层含义。猜你喜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阅读附答案 10-13《眼神接触知多少》阅读附答案 10-1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阅读附答案 10-13【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阅读附答案 10-13「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阅读附答案 10-1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阅读附答案 10-13《咏雪》阅读附答案 10-13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阅读附答案 10-1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阅读附答案 10-13蒋氏大戚,汪然而出涕曰:...阅读附答案 10-13热门预览《最贵的项链》阅读附答案 10-13《定林所居》阅读附答案 10-13季文子相宣、成,无...阅读附答案 10-13《悼夏丏尊先生》阅读附答案 10-13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阅读附答案 10-13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 阅读附答案 10-1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阅读附答案 10-13《摊声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10-13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 阅读附答案 10-13《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阅读附答案 10-13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