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隋书列传第三十五》阅读附答案解析

《隋书列传第三十五》阅读附答案解析

  博陵赵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宝宁,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阳。高祖践阼,恒典宿卫。后从晋王伐陈,先锋遇贼,力战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袭父本官,赐物二千段。元淑性疏诞,不治产业,家徒壁立。后数岁,授骠骑将军。将之官,无以自给。时长安富人宗连,家累千金,仕周为三原令。有季女,慧而有色,连独奇之,每求贤夫,闻元淑如是,请与相见。连有风仪美谈笑元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元淑辞出,连曰:“公子有暇,可复来也。”后数日,复造之,宴乐更侈。如此者再三,因谓元淑曰:“知公子素贫,老夫当相济。”因问元淑所须,尽买与之。临别,元淑再拜致谢,连复拜曰:“鄙人窃不自量,敬慕公子。今有一女,愿为箕帚妾,公子意何如?”元淑感愧,遂娉为妻。连复送奴婢二十口、良马十余匹,加以缣帛锦绮及金宝珍玩。元淑遂为富人。

  及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元淑从杨素击平之。以功进位柱国,拜德州刺史,寻转颍川太守,并有威惠。因入朝,会司农不时纳诸郡租谷,元淑奏之。帝谓元淑曰:“如卿意者,几日当了?”元淑曰:“如臣意不过十日。”帝即日拜元淑为司农卿,纳天下租,如言而了。帝悦焉。

  礼部尚书杨玄感潜有异志,以元淑可与共乱,遂与结交,多遗金宝。辽东之役,领将军典宿卫,加授光禄大夫,封葛公。明年,帝复征高丽,以元淑镇临渝。及玄感作乱,其弟玄纵自帝所逃归,路经临渝。元淑出其小妻魏氏见玄纵,对宴极欢,因与通谋,并授玄纵赂遗。及玄感败,人有告其事者,帝以属吏。元淑言与玄感结婚,所得金宝则为财娉,实无他故。魏氏复言初不受金。帝亲临问,卒无异辞。帝大怒,谓侍臣曰:“此则反状,何劳重问!”元淑及魏氏俱斩于涿郡,籍没其家。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祖践阼,恒典宿卫 践阼:登基,即位

  B.知公子素贫 素:一向,平时

  C.礼部尚书杨玄感潜有异志 异志:叛乱的想法

  D.帝以属吏 属:归属

  5.对文本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连有风仪∕美谈笑∕元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

  B.连有风仪美∕谈笑∕元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

  C.连有风仪∕美谈笑∕元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

  D.连有风仪∕美谈笑∕元淑亦异之∕及至其家服玩居处∕拟于将相酒酣∕奏女乐∕元淑所未见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元淑性情放达不羁,不经营产业。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受到皇帝的赏赐,被授予骠骑将军后,准备去上任,却没有路费。

  B.富人宗连认为赵元淑有前途,而攀上姻亲。宗连利用吃喝玩乐等多种手段结交上了赵元淑,并把美丽聪慧的女儿许给赵元淑为妻。

  C.赵元淑平定叛乱有功,为官有声威,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发动叛乱,赵元淑跟从杨素平定了叛乱,因此而升迁,历任多个职位,任职期间有声威恩泽。

  D.赵元淑被人迷惑,因参与叛乱被杀。杨玄感叛乱时,用财物拉拢他;杨玄感叛乱时,赵元淑与他一起饮酒,谋划叛乱,后被杀。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有季女,慧而有色,连独奇之,每求贤夫,闻元淑如是,请与相见。

  ⑵元淑言与玄感结婚,所得金宝则为财娉,实无他故。

  参考答案

  4.D【解析】:属:委托,交付。(3分)

  5.A【解析】:句中的“风仪”“服玩居处”“将相”“女乐”等专有名词,“之”“及”等虚词,都有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3分)

  6.D【解析】:D项,“杨玄感叛乱时,赵元淑与他一起饮酒,谋划叛乱”,应为“赵元淑与杨玄感的弟弟杨玄纵一起饮酒,谋划叛乱”。属于张冠李戴。(3分)

  文言文翻译答案:

  7.(1)(宗连)有个小女儿,聪慧而又漂亮,宗连尤其看重她,经常为她物色贤能的丈夫,听说赵元淑这样的情形,请求和元淑相见。【“季”(小)、“独”(尤其、特别)、“奇”(看重)、“每”(经常),句意1分共6分】

  (2)赵元淑说和杨玄感缔结婚姻关系,所得到的金银财宝就是聘礼,的确没有其他的缘故。【“结婚”(缔结婚姻关系)、“实”(的确)、“他”(其他、别的),句意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要关注文言关键词的翻译。)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