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进一步提高熟练地拼读音节的能力。
2、练习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继续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课文中常见的句子。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逐步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4、继续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
5、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有重点有条理的口述一件事,培养先想后说的习惯。
6、能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的能力。
7、培养仔细看图和有重点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8、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勤奋好学,诚实守信教育。
训练重点: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抓住课文记叙的重点。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了解事物之间的
联系,展开合理的想象。
理解要点:
一、关于阅读教学
1、词句的训练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学时要选择若干词句来指导理解。
2、阅读教学应促进知识和能力的不断转化。
3、阅读教学应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讲读教学
1、继续重视字、词、句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
3、讲解课文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要从整体出发注意进行字、词、句的教学;要注意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课文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联系要注意理解上的逐步深化。
课时安排:
课文
20篇
即兴说话
3次
听读欣赏
3次
作文
6次
综合练习
6次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8个生字,掌握7个词语。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基础上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片段。
4、学习理请课文的写作顺序,能给课文分段,
并掌握分段的基本方法。
5、学习说几句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的话。
6、学习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写一篇作文。
训练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给课文分段。
2、语言文字训练要扎实,落实读的训练。
3、作文指导应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
写。
教材安排:
1、快乐的杉树林
2、火烧云
即兴说话
慰问
*3、让马
作文
一次
的小实验
综合练习1
1快乐的杉树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毫不在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
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
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
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审清题目的意思。
3、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后,指导学生照下列要求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华夏集自学生字词。
倘若
毫不在意
毫不在乎
避暑胜地
不约而同
粉妆玉砌
2、思考下列问题:
(1)课题《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
(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几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课内预习,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对中、差生的指导。)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自学字词的情况:
(1)正音(出示生字新词)
(2)字形:
毫(与豪区别)
嫌(注意右边兼的写法)
添(右下部是小字加点)
(3)词义:
杉树林
避暑胜地
粉妆玉砌
倘若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些季节的不同景色?
(3)读后讨论问题,通过讨论明确:
a、课文围绕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句话写的。(教师: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也可以说围绕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这句话写的。(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句。)
b、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
c、据此分段,并明确分段的依据。
三、审题。
1、教师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意思是: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2、教师: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哪些欢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课文。
四、课内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了解杉树林春、夏两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揭示学法:
抓中心句学课文。操作步骤1、找出中心句并理解句意。
1、提问:这步有几点要求?(一找出二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用直线划出)中心句,再想想句子是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中心句是课文开头的一句或结尾的一句,意思是: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二、揭示学法第二步:
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1、教师:这里提出几点要求?
(明确:一是写了:哪些内容,二是重
点写什么内容?)
2、带着上述问题,学生默读课文。
(读后讨论,明确: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这些内容:一是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二是写小伙伴在杉树林里愉快地活动。重点内容是:春天,杉树长出绿叶;秋天,杉树林一片火红,十分美丽;冬天,杉树林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春天,重点写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荡秋千;夏天,重点写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避暑、学习、活动。)
板书:
景色
活动
春天
长出绿叶
荡秋千
夏天
太阳烤
知了叫
下棋
打扑克
游戏
秋天
火红火红
美丽极了
来回走动
冬天
粉妆玉砌的世界
堆雪人
掷雪球
三、揭示学法第三步:
看看课文中哪些词句跟中心句关系密切?想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中心的?
1、重点指导学习第二节。
一找句、二点词语、三明意思。重点讨论下列语句:
A、春天来了,杉树长出嫩绿的幼芽,没几天绿芽就渐渐长成绿色叶子,最后越长越大,就成了一根根针似的叶子。
(这句话写出春天杉树长出绿叶的景象。把生长过程写具体了。)
B、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
做游戏。
(以一就能看出小伙伴们急切的心情。)
C、因为顽皮但过后还是照样荡秋千,
毫不在乎。
(先明确这六句话的句序,理解关键词语,并从中体会小伙伴们在杉树林里玩得多么愉快、多么起劲,感受杉树林给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学习第三节。
四、课内训练:
1、完成课堂练习第2题中的(1)、(2)。
2、造句:毫不在意
五、回家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杉树林秋、冬两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抓中心句学课文的第三步要求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用上述方法学习课文第四节。
A、重点理解课文如何将秋天杉树林景色写具体。
B、那些词句反映出我们喜爱杉树林?为什么?
C、完成课堂练习2(3)。
D、指导背诵本节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五节。
A、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怎样具体写粉妆玉砌的景色的?这句话写出冬天杉树林怎样的景色?
B、冬天,杉树林又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快
乐?
C、完成课堂练习2(4)。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无穷的欢乐在课文中指那些欢乐?
2、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为什么喜爱门前的那片杉树林?
四、回家作业
1、感情朗读。
2、完成课堂练习1(2)、3。
总板书:
快乐的杉树林
景色
活动
春天
长出绿叶
荡秋千
夏天
太阳烤
知了叫
下棋
打扑克
游戏
秋天
火红火红
美丽极了
来回走动
冬天
粉妆玉砌的世界
堆雪人
掷雪球
拓宽阅读
教学内容:《树海》、《家乡的木棉树》、《我家门前的柿子树》
教学要求:1、读通三篇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摘抄、积累词语、句子。
3、写作:我家门前的小河、我爱
教学过程:
一、读通三篇课文,不认识的字华夏集。
二、再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好词好句。
三、交流课后问题。
四、学习写作,注意学到的写作方法。
写作:我家门前的小河、我爱
2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3、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7节。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2教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华夏集理解:恍恍惚惚、镇静、威武、金灿灿、笑盈盈、红彤彤、高寿
3、思考:
A、课文主要写什么?
B、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分几段?
4、照样子积累词语:
笑盈盈:
葡萄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檀、盈等5个生字。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审题,找出跟课题密切的语
句。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你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2、出示课题。2
火烧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评。
3、检查分段情况。(按时间顺序分三段)
板书:
出现
变化
消失
三、讲读课文:
1、什么样的云是火烧云?用文中的话作解释。
2、出示学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出示句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出示学法:
A、读通句子。
B、找重点词。
C、理解句意。
D、读出感情。
理解:
①找出句中最能反映火烧云特点的词。
②烧什么意思?
③作者这里为什么用烧不用红?
④理解这句句意。
⑤感情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
3、领会文章中心。
4、指导背诵47节。
教学步骤:
一、通过朗读,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
第一节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出现时霞光的
颜色。
1、霞光是什么时候上来的?是什么颜色?
2、写霞光作者抓住哪些人和动物的颜色变化来写的?他们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3、讨论归纳: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小白猪(身子)金的
大
狗(身子)红的
老头儿胡子金的
红公鸡(身子)金的
黑母鸡(身子)紫檀色的
4、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人们的心情怎样?
5、感情朗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生读颜色变化;女生读形状变化,思考:这一段写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是从哪两个特点来写的?
2、找找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快的句子,划下来,再将有关词语点出来。
3、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形状也是变化多端,自读课文,说说文中出现了哪几种火烧云的形状?哪些词语又说明这些变化快?
4、积累描写变化快的词语。
5、模仿课文46节先说再写火烧云变化快。
三、讲读第三段,体会中心:
1、最后火烧云消退了,男生读。出示: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2、用上节课学习句子的学法来学习。
(1)、读句子。
(2)、说说恍恍惚惚的含义。为什么
会恍恍惚惚的?
(3)、理解句意:人们被这美景迷住了,
看得眼花缭乱,天空里的火烧云快
消退了,变化更快,更多。
(4)、有感情地读一读。
3、火烧云下去了,可人们依然是喜爱它的,怎么看出?
4、反复读这一段。直至能背诵。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颜色有这么多端变化,形状也变得那么多,那么快,确实是美丽、壮观的,难怪男女老少都喜欢见到它。
总板书:
火烧云
霞光
:红
出现
人、动物:变
颜色
红彤彤
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
像马:一会儿两三秒正在
形状
像狗:忽然跑着跑者
像狮子:接着一转眼
消退
恍恍惚惚
心情喜悦
拓宽阅读:
阅读内容:《云彩带来的信息》、〈楼顶观星〉、〈晚霞,心中的幻影〉
教学要求:1、读通三篇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摘抄、积累词语、句子。
4、写作:写一种自然现象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
教学过程:
1、读通三篇课文,不认识的字华夏集。
2、再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好词好句。课后积累。
3、交流课后问题。
4、学习写作,注意用上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
题目:日出、下雨、刮风、落叶
*3
让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学习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小战士的高贵品质。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4、摘录课文描写贺龙关心、爱护向芽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借助字典自学生字。
2、华夏集理解:溃退、挂彩、湘、黔、澧洲、鹤峰
3、思考:
(1)、课文写谁给谁让马?为什么让
马?
(2)、课文写了几次让马?每次让
马从哪里到哪里?除了让马
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步骤: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发生在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件事的课文。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讨论思考题并分段。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阅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第2节写了哪几层意思?
2、概括段意。
四、阅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1)、这个受伤的小战士是谁?他是怎样
的一个小战士?
(2)、贺龙同志是怎样关心这个小战士
的?划出有关的词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概括段意。
五、阅读第三段:
1、朗读课文,思考:
(1)、贺龙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让马
的?
(2)、贺龙是怎样给向芽让马的?划
出有关语句体会一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段意。
六、阅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贺龙同志第二次让马是在什么
情况下?
(1)、划出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向芽的语句
并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段意。
七、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文章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
贺龙同志两次让马给一个受伤的小战士的
事。热情歌颂了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小战
士的高贵品质。
八、质疑问难:
九、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解释词语中带点的字。
饱含
下沉
溃退
人迹罕至
昂首挺胸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困倒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呢?
4、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
(1)、向芽孩子气地说:那,我骑,
我骑。
(2)、总指挥,我向芽话没说完,
难过得再也讲不下去了。
5、摘录描写贺龙同志关心、爱护向芽的句子。
总板书:
让马
快把马牵过来。
第一次:叫扶
快骑上去。
关心
快给我骑上去。
爱护
第二次:又扶
我背你走吧。
拓宽阅读:〈话长征〉、〈朱军长救孩子〉
即兴说话
慰问
教学目标:
1、懂得慰问就是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
2、学习例话,理解提示,练习向别人作慰问。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什么是即兴说话?
2、学习即兴说话是要注意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引子:什么是慰问?我们应该向什么人进行慰问?
2、根据情况,确定话题。
3、结合提示,练习说话。
三、小结。
拓宽阅读:古诗今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模仿写作:古诗今写〈村居〉
作文
一次
的实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作文题目。
2、你曾经做过什么小实验?
3、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这次作文的要求。
2、找出这些要求中的关键词。
三、交流材料。
1、交流各自补充好的题目和想写的材料。
2、点评。
四、借鉴例文。
1、默读例文。
2、按实验顺序给实验过程标上序号。
3、读一读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4、把例文按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分成三段。
5、对照本次作文要求,点评例文。
五、当堂作文。
综合练习1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用多音字组词。
2、学写毛笔小楷。
3、改正搭配不当的词语。
4、能扩写句子。
5、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意思。
6、学写日记。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按要求完成练习1至4题。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组词。
1、读读六个字的十二个音节,比较一个字的两个读音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3、讲明要求:根据一个字的两个读音,各组成一个词,分别填写在音节后的括号里。
4、学生完成后,共同评点。
二、学写毛笔小楷。
1、仔细观察字帖上字的形态,笔画和结构。
2、学生书写,共同评析。
三、把下面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
1、审题。
2、读词语,明确修改的方法。
3、学生自己修改。
4、集体点评。
四、扩写句子。
1、明确扩句的目的。
2、明确扩句的要求。
3、读原句,想想哪些地方可以增加内容,并写下来。
4、集体评点,修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练习5至6题。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初读短文,思考:这篇短文主要写什么?
2、再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想记忆犹新是什么意思?
3、三读短文,想:妈妈对我的哪些教育使我记忆犹新?
4、四读短文,想:你认为做人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
5、齐读第5节。
二、学写日记。
1、复习日记的格式。
2、读例文,明确日记的要求和方法。
3、学生写日记。
、
拓宽阅读:〈声音消失之迷〉〈徐霞客远游探险〉、〈鸽〉、〈十字路口〉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28个生字,31个词语,能将一
字组成多个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2、能按提示和例句仿写句子,会缩写句
子。
3、能复述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能读懂短
文的内容,并能分段。
4、能用恰当的方法确定理文的重点。
5、能按一定的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
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语句通顺
联贯。
训练重点:
1、本单元训练重点是确定课文的重点。
2、作文指导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材料。
教材安排:
4、瓜棚夜话
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6、赶花
听读欣赏
春笋
作文
我跟逛商店
综合练习2
4
瓜棚夜话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从我在瓜棚买瓜时所听到的三个老汉的对话中,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他们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2、默读课文,自学字词。重点理解朦朦胧胧、了如指掌、一言为定等词语的意思。
3、按照揭示和例句,仿写句子,把意思写具体。
4、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和三种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确定本篇课文的重点。
教学重点:
三个老汉在瓜棚下对话的部分。
教学难点:
掌握找出课文重点的几种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借助字词典。
2、华夏集理解:潺潺、推辞、底细、绝技、朦朦胧胧、了如指掌、一言为定、惬意、一板一眼、
3、思考:(1)我在瓜棚下听到哪些话?用
划出。从这些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2)在闷热的夜晚,我为什么感到清爽和惬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理清课文层次。
3、精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你们家里是不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话、空调这些我们以前都不敢想的设备,现在都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瓜棚夜话》,看看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景象。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读题,解释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
2、小组比赛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交流预习中问题。
1、读划出的对话。
2、说说是哪些人在对话?
3、从这些对话中,你看出什么?
三、说全文大意。
四、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五、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思考:这节讲什么?
2、用层意归并的方法写段意。
3、读第一节,思考: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练习说话:用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句式说两句说明夏季夜晚天气闷热的话。
5、请学生上黑板写憋字,要求说出共几笔,第一笔是什么?
6、师说出第二节中的三层意思,请三位同学分别读出。
7、请学生书写兜字,是注意更正。兜字在这儿作名词,还可作动词,请学生举例。
8、师解释瓜把式,请学生读出文中解释瓜把式的具体内容。
9、读练习3的例句,体会带点词语的后面句子之间关系(补充说明)
10、讨论:从一个争字可以看出些什么?
11、读第一段。
12、写第一段的段意。
六、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第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
1、轻声读,思考:这段按西瓜张请我和买主尝瓜和大伙儿欢声笑语可分两层,该怎么分?
2、第一层中写西瓜张请大家尝西瓜,找出文中表现西瓜张是个慷慨的人的句子。
3、听老师读第二层,试着说说写了哪些景物(圆月、庄稼、微风)
4、谈谈这些写景的句子,要求不看书说说这些句子。
5、这些景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景色?
6、写段意。
二、精读第三段
1、找出第二段中引出第三段的句子。
2、自由读第三段。
3、分角色朗读。
4、讨论:甜蜜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这些话为什么称为甜蜜的?
5、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要把三位老汉的自豪感读出来。
6、写段意。
三、精读第四段。
1、轻声读。
2、解释惬意。
3、思考:在闷热的夜晚,我为什么感到清爽和惬意?
4、指导感情朗读。
5、写段意。
四、作业
1、感情朗读全文,重点朗读三位老汉的对话。
2、做练习3。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2、交流改革开放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1、介绍抓课文重点的几种方法。
2、做练习2。
3、说理由验证
(1)从篇幅的长短来判断,第二、三部分篇幅相当,再用其他方式验证。
(2)看课题,夜话与第三部分相对应,该选第三部分内容。
(3)根据课文所记事情的意义上来判断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反映本文的意义,该选第三部分。
(4)让学生复述确定课文重点和方法,并说说本文选择第三部分的思考过程。
二、感情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感情朗读全文。
2、全文重点部分在第三段,其它各段是否围绕中心来写?
3、同桌交流耳闻目睹的小故事,歌颂改革开放。推选交流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三、作业
1、复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2、继续收集改革开放的小故事。
拓宽阅读
教学内容:《卡子脚的变迁》、《数鸡》
教学要求:1、运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
3、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熟读摘抄。
4、体会文章的中心,感受改革开放农村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1、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华夏集。
3、再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并读一读。
4、交流划出的好词好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5、讨论课后问题,体会文章的中心。
6、熟读课文,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创造奇迹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放发,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3、自学本课字词。
4、能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5、收集并交流一则世界趣闻。
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课文的重点。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预习:1、读通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华夏集理解:号称、变幻、絮语、苦涩、从容、拾级而下、倏地。
3、思考:(1)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死海是沉默的海?死海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
2、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你说说在游泳时的感受。
2、揭示课题。
3、对课题,你有何疑问?
二、检查课前预习。
1、出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
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清楚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思考:课文哪几节写我游览死海的亲身经历?
2、给课文分段。
3、给第二段分层,并归纳层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以提出问题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一段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朗读第一段。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
3、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作业的尝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凭借我们已有的地理常识我们知道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由于它的面积大,有1200平方公里,因此可以称海。而像这样的海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死海世界闻名。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板书:
见闻
游览死海
感受
3、作者因为访问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所以有幸去游览死海,那么作者为什么能躺在死海上读书,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随作者乘着汽车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二层。
1、指名读第3、4小节,思考:作者在去死海的路上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分别用
和
划出。
2、交互出示句(1):
河床很宽,但只有一股小溪般的细流
在里面蹦跳。
A、读句子。
B、
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C、
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D、体会用词的好处。
(蹦跳也看出死海的地势低。)
3、课本上是怎么说死海的地势低的?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板书:地势极低
4、出示死海地势平面图。
5、四十分钟以后,汽车开到约旦河终端戛然停住死海到了。
三、学习第三层,,了解死海之所以能创造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
1、齐读,思考: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用刚才同样的方法学习。
2、出示句(2)
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
阳伞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用学第一句的方法学习这句。沉默的原因A、游人少;B、水中无生物。)
3、指导朗读。
4、尽管死海是沉默的海,但是死海
并非死气沉沉,不仅如此,它还很美,
你能找找吗?
5、研究性作业尝试:练习说话
因为死海的水中含盐量特别高,
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
以
。
板书:含盐量高
6、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所以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实验证明
板书:浮力极大
7、完成课堂练习1的填空。
四、学第四层,体会在死海游泳的乐趣。
1、正因为死海有能使人躺在上面看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的奇迹,所以我迫不及待的跳入水中,这时我的感受又怎样?听课文录音。
2、随机讨论温润的感觉。
板书:温润
3、用书上的语言说说怎么舒服自在?哪几句写出了我的舒服自在?
板书:舒服自在
4、出示句(3)。
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
(自学此句。)
5、当我几乎想在这里睡觉时,这是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什么玩笑?默看。
6、究竟是死海的什么让我吃了苦头?
板书:浮力极强
7、另外,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死海的浮力很强?
8、虽然这时我的脸上、眼睛火辣辣的,但我还是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是为什么?
板书:难得的快事
9、那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并说明为什么?
出示选择题。
(1)主人陪同我游览著名的死海。()
(2)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读书。
()
(3)死海含盐量很高,生物难以生存。()
(4)死海是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
五、扩展阅读。
你还能说说世界上的其它奇观吗?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确立重点的方法学习
了课文,创造性地练习了写句。知道了作
者经历的奇妙感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
有,让我们现在作好准备,将来去探索世
界上更多的奥秘。
总板书:
地势极低
含盐量高
见闻
难
浮力极大
得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的
浮力极强
快
感受
事
温润
舒服自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
2、能用从容、奇异造句。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1、死海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2、死海创造的什么奇迹?
二、总结全文。
三、造句。
1、从容A镇静、不慌张;B宽裕
2、奇异A跟平常的不一样;B惊奇
3、这两个词分别可以从两方面来造句。
四、课后作业。
拓宽阅读:《金字塔巨石之迷》、《神奇的沙漠》
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用简练的语言写一写知道的奇观。
教学过程:1、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华夏集理解。
3、再读课文圈划喜欢的好词好句,说说圈划的理由。
4、交流课后问题:(1)响沙湾沙漠神奇在哪儿?对响沙有那些解释?
(2)科学家对金字塔之迷作了哪几种推断和试验,结论如何?
5、用简练的语言说说金字塔和沙漠各神奇在哪儿?
6、用自己的语言再说说知道的还有哪些神奇的奇观?
*6赶花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阅读。
3、积累词语,摘录课文中描写蜜蜂赶花和养蜂赶花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1、读熟课文,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华夏集解决。
3、华夏集理解:馥郁、蜂篦、马不停蹄、
4、思考::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遇到的这个人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谈了些什么事情?
5、积累花名:
如:洋槐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掌握文中的字词及重点词句。
3、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顺序: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清楚。
2、出示生字和词语,检查读音。
3、用华夏集和联系上下文等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抓住课文重点,进行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1、2节。
2、检查自学情况。
3、从哪里看出洋槐花盛开;充满、长满、一层厚厚的白雪(比喻;洋槐花白色。)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我走进树林,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蜜蜂顾不得蛰人?
2、概述:我走进树林、发现很多蜜蜂,吓得不敢跨步。遇到养蜂人,叫我不用怕,说蜜蜂忙于采花,顾不得蛰人。
3、齐读第6节。
4、划出养蜂人赞美蜜蜂的词句。
体会:最后、一就、直到、顶多只能、他那短短的一生,喘口气都舍不得(夸张句,表示抓紧时间)、哪有(反问)
5、指导朗读第6节。
五、回家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
2、抓住重点阅读第三段。
教学顺序:
一、复旧迎新。
1、朗读第6节,以资比较。
2、朗读第三段识别重点的训练。
(1)学生交流识别重点的方法。
A、抓住课题、和课题相呼应的部分是重
点。
B、比较详略,重点部分往往较为具体,
因此,详写的部分往往是重点。
C、重点是中心思想的支柱,因此,集中
体现中心思想的是重点。
(2)讨论:课文既写蜜蜂赶花,又写养蜂人赶花,哪个是重点?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思考:
我提出几个问题,怎么会提出的?
养蜂人怎么回答的?
2、讨论:
第一个问题:养蜂人为什么要千里迢
迢跑这么多的路?
(这是我发现来延安的养蜂队来自
各地后提出的。)
千里迢迢是什么意思?哪些词句能
说明千里迢迢?
第二个问题:等到槐花谢了,你们该好
好休息了吧?
3、小结。
三、讨论我和养蜂人交谈后为什么感到震惊?
1、养蜂人的艰辛在课文中比较明显,但是我怎么还会感到他们的生活还充满诗情画意的呢?
2、默读第1115节,边读边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然后讨论。
四、学习第三段第三层。
1、朗读第16、17节。
2、赶花是他们难得和家人团聚的原因,在赶花和团聚‘之中,他们选择了什么?为什么?
3、读了最后一句,你觉得这个结尾怎么样?
五、总结全文。
六、回家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及练习册作业。
拓宽阅读:《寻找紫荆花》、《千姿百态的花儿》
教学内容:1、熟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华夏集。
3、交流圈划的好词好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寻找紫荆花?
读读背背文中描写花儿丰姿的语句。
5、摘抄积累在本子上。
听读欣赏
春笋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发扬春笋那种你追我赶,竞争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春笋生长的过程。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
2、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春笋投影图。
2、你想了解春笋的生长过程吗?
3、板书课题。
二、播放录音,了解内容。
1、听全文录音,了解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快速阅读课文,回答。
3、交流,小结。
三、听3-5节录音,了解春笋生长过程。
1、课文中哪些语句直接写出了春笋的生长情况?
2、指名读这三个句子。
3、想一想句中带点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逐句理解,朗读小结。
四、总结全文。
你喜欢春笋吗?为什么?
拓宽阅读:古诗今写〈夜宿山寺〉
作文
我跟
逛商店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写清楚。
2、重点部分要写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把逛商店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对商店环境布置和顾客众多作描绘。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导入。
2、出示题目,审题。
二、明确要求。
1、写逛商店无非是写所见所闻,你可以想一想你逛的是什么商店,平时你最喜欢逛什么商店,在商店里你最喜欢在什么柜台买东西?
2、要把逛商店的经过写具体。
三、交流材料。
1、自行考虑写作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评。
四、学习例文。
1、例文写了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
2、例文重点写了什么。
3、例文中还写了什么?
五、当堂作文。
1、自行写作。
2、交流,按要求点评。
拓宽阅读:〈乔迁新居〉、〈魏征直言敢谏〉、〈两条路〉、〈小丑〉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的使用方法。
2、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学习用因果关系的句式写几句话,学习使用顿号、分号和引号。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要求默读课文,按要求背诵、默写课文。
4、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学习反映的说话技巧;学写贺信;学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写事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6、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赞美春天的情感;懂得艺无止境,要谦虚谨慎、不断上进的道理。
教材安排:
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8、张石匠拜师
9、古诗四首
10、小读者
即兴说话
反映
作文生气了
综合练习3
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门前的龙眼树那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品格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读写掩映、盎然、如获至宝等词语,用每当总、无论都造句。
3、开始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家乡龙眼树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谁能介绍一下龙眼。
二、听课文录音。
1、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我对家乡的龙眼树情有独忠?
2、围绕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三、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
2、解释词语。
常绿
掩映
招财进宝
盎然
如获至宝
索取
3、检查预习情况。
四、初读课文。
1、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2、点评。
五、理清课文层次。
根据段意分段:
1、我爱龙眼树,如今还常常想着家门前的那棵龙眼树。
2、我爱龙眼树,如今还常常想着家门前那棵龙眼树。
3、许多年后,那棵树的后代遍布山村,给山民门带来欢乐。
4、我喜欢龙眼树,因为它为人们奉献丰厚的果实而不求索取。
六、总结。
今天,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层次,知道了作者对家门前的龙眼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家门前的那棵龙眼树不择条件、无私奉献的品格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
2、解释词语。
二、过渡。
作者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为什么龙样树在他的心中常绿?
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读课文、找词语、说理由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看出在作者的心中,家乡的龙眼树常绿?
2、第四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龙眼树在作者的心中常绿?
3、指导朗读。
4、是啊,正是因为龙眼树的不求索取、无私奉献,所以会在作者的心中常绿。那么不择条件、无私奉献的品格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四、学习课文体现不求索取品格的内容。
1、继续运用三条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2、哪些词语写出了龙眼树的不择条件?
3、交流。
4、找出龙眼树不求索取品格的句子、词语。
5、指导朗读。
6、我家门前的龙眼树不择条件、不求索取,但是它为人们奉献的是那么宽广无私、无怨无悔。那么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出了龙眼树的无私奉献的品格呢?
五、自学课文体现龙眼树无私奉献品格的内容。
1、继续运用三条学习方法学习课文5-10节。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词语体现了龙眼树的无私奉献?
3、交流。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运用了读课文、找句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了课文,体会到作者对龙眼树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继续体会作者对龙眼树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检查。
1、复习本课词语。
2、造句。
每当总
无论都
三、复习阅读。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龙眼树在我的心中常绿?
2、朗读体现龙眼树不求索取的句子。
3、朗读体现龙眼树无私奉献的语句。
4、根据课文的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全文。
我家门前的龙眼树不择条件、不求索取、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所以在我心中常绿。
五、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家门前的龙眼树在我的心中常绿?
板书
:
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不求索取
无私奉献
心中常绿
*8、张石匠拜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艺无止境的道理。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描写手艺高超的句子。
3、按要求用学过的语句练习说话。
教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导入课题。
1、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
2、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的石匠伙儿整整干了三十年,可有名气啦!可张石匠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
3、板书课题。
三、学习描写张石匠高超手艺的句子。
1、张石匠总认为自己的手艺没人比得上,他的手艺到底如何呢?
2、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说话练习:
太行山脚下的张石匠
。刻碑洗字这伙儿他
。你瞧他
。再看他锻的石链
。
4、张石匠的手艺果然不同凡响,值得大家敬佩,可手艺这么高的张石匠为什么要拜师呢?
四、学习描写小伙子手艺精湛的句子。
1、张石匠哪里比不上小伙子呢?
2、读4-7节。
3、指导朗读,读出钦佩的语气,
五、揭示中心。
1、张石匠认为自己的手艺
,爱
,还爱和人
。自从与小伙子比试后,觉得
,懂得了
。
2、理解艺无止境。
六、总结全文。
即兴说话
反映
教学目标:
1、懂得反映就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要求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2、学习例话,理解提示,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家住六楼,夏季台风暴雨特多,一下雨,人是凉快了,可那房顶老是漏水,把新装修的房顶弄得黄迹斑斑,这可真让我犯愁,我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自由发言,引出反映。
3、什么是反映,读读书上的引子。
二、表演小品,懂得学会反映的重要。
1、小品表演反映。(向居委会反映)
2、他们反映的情况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帮助吗?
3、反映的目的是什么?
三、听例话,懂得怎样反映才正确。
四、学习正确反映情况。
五、练习巩固。
1、确定一个反映话题,小组按提示互相练习。
2、分角色表演、交流、评议。
3、总结。
9、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学习《清明》,体会诗人凄迷纷乱、茫然若失的情绪;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体会诗人再春天里的喜悦心情;学习《村居》,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学习《游园不值》,感受诗人所赞美的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2、正确读写生字,理解生字在诗句中的确切意思。
3、把《宿新市徐公店》译成白话。背诵四首古诗。
4、加强朗读颂吟,领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意境,朗读颂吟每首古诗。
教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河秀丽,地大物博,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古诗就是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二、揭示课题。
三、学习《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1、学习《清明》。
(1)、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
(2)、自由读。
(3)、理解全诗。
*清明是个怎样的日子?
*诗中清明那天的景色怎样?
*理解欲断魂。
*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
(4)、连起来说说一、二句诗的意思。
(5)、读,体会意境。
2、概括学习《清明》的方法。
听清、读通、理解、体会。
3、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用刚才的学法学习。
(2)、理解:
*理解题目。
*理解未成阴。
*理解急走及三、四句诗的意思。
*说说全诗的意思。
(3)、朗读体会意境。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也从诗人短小精练的诗句中获得无穷的回味。
五、作业。
1、抄写两首古诗。
2、背诵古诗。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村居》和《游园不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清明》和《宿新市徐公店》。
2、说说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
二、学习《村居》和《游园不值》。
1、学习《村居》。
(1)、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
(2)、自由读。
(3)、反复读,理解全诗。
(4)、再次读,体会意境。
2、学习《游园不值》。
(1)、按先前的学法学习。
(2)、质疑、释疑。
三、小结。
古诗以它的短小精练、想象丰富、感情强烈和节奏鲜明,便于我们朗读吟诵,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读、多积累一些古诗,丰富自己的知识。
四、作业。
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这四首古诗。烁烁每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小结。
本课四首古诗,虽然跨越了唐宋清三个朝代,但写的都是春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春天的景致,表达的作者的心情。
三、完成课堂练习。
四、把《宿新市徐公店》译成白话。
五、默写古诗。
板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
雨纷纷
茫然若失的心情
行人
欲断魂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花落未成阴
喜悦心情
儿童追黄蝶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赞美春天勃勃的生机
儿童散学
忙放纸鸢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
赞美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一枝红杏出墙来
*10、小读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
*抓重点段的方法;
*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板书:
提意见
小读者
编辑
良师益友
作文
生气了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生气的事,重点把生气的情况写具体。
2、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重点:
把生气的情况写具体。
教学难点:
选择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有人生气的事,今天我们就要写这样的文章。
二、明确要求。
1、题目上的横线是什么意思?
2、根据题目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
3、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事的文章?
三、交流材料。
1、自行考虑写作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评。
四、学习例文。
1、例文写了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
2、例文重点写了什么。
3、例文中还写了什么?
五、当堂作文。
1、你打算写的人事中心。
2、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自行写作。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学会本单元20个词语,懂得它们的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重运用。会用然后、越越、郑重、眉开眼笑等造句。能按本单元阅读课文练习中的要求积累词语和句子。
3、能理解课文中比喻句的意思;能认识文中省略号的含义。
4、能创造性的复述寓言故事。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专心听课文录音,并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体会。
7、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一次做客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
8、能理解本单元语言的寓意。学习课文主人公做事认真负责、关心热爱集体的好思想、好品质。体会古代名著中人物
教材安排:
11、寓言三则
12、春燕
听读欣赏
美丽的小鸟
*13、智取生辰纲
作文
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