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与危害
其一,忽视了对文艺理论的必要运用。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前的诗歌教学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文艺理论贫乏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诗歌批评方法的单一乏味令人担忧。孙绍振先生就曾指出:文学理论水准落后于当代文学理论的成就二十年左右。从听课情况和公开发表的诗歌教学实录来看,不要说几乎看不到西方各种现代诗评方法,就是我国古代诗论中传统的印象式批评、评点式批评也很少运用,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建立在诠释式批评基础之上的单调的社会学的解读方法。
当然,正如武汉大学樊星教授所言:在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文学现象之间,是存在着一种文化的隔膜的。但是,因此而对西方文论持完全排斥的态度显然又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不同的艺术应该互相拿来。《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一首诗歌换一种解读方式往往会让作品焕发新的艺术光影。李雪老师用原型批评理论教学《君子于役》学生收获颇多,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在批评方法上大胆创新的十分少见的成功尝试。
受此启发,笔者在给高二学生开设中国古典诗歌鉴赏选修课的时候,曾尝试运用经过朱立王先生改造的现象学文论中英伽登的文本结构理论来研究苏轼词作豪放风格的丰富内涵,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第二,缺少对诗歌鉴赏知识和权威评论的必要介绍。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当然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名词术语;但也不能完全回避。我们应该有机地介绍一些精要、好懂而实用的诗歌理论,如意境意象 风格 穿凿 理趣 点染 神韵说情景相生隔与不隔等。这样的鉴赏才能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规程性,也能为学生读懂并学习写作鉴赏文章打下必要的基础。
平时教学中,笔者以周振甫的《诗词例话》、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文史知识》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吴战垒的《文艺欣赏漫谈》等专著为参考教材,向学生传授鉴赏诗歌必需的三类知识:
1.文体知识,即诗歌(含词曲)这种体裁本身的知识,例如对仗的要求,绝句与律诗的区别,词曲格律上的要求等等。2.考点知识,指高考大纲规定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如讲到语言就不能不涉及风格,而风格又包括含蓄 直率自然雄奇平实 沉郁绮丽等不同的类型,学生对它们的内涵应该全部掌握。3.鉴赏知识,指在做诗歌鉴赏题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知识。例如情景关系、原型意象等,尤其是答题技法这些程序性知识。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介绍一点施垫存先生所说的全国最 有权威的学者所作的评价,因为这是最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例如针对《孔雀东南飞》主题出现多元化的情形,笔者在参考安徽师大潘啸龙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学时向学生简介了该诗主题的接受简史:最初主旨:时人伤之一魏晋至明清:赞颂爱情,淡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五四时期反封建,反礼教,主张婚姻自由当代:抨击封建礼教,歌颂真挚爱情,否定死守孝道
其二,淡化了对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的科学构建。
长期以来,中学诗歌教学一直对一些最基本的名词术语缺乏权威而相对统一的界定,给诗歌教学带来了许多混乱,每一位老师似乎都有一套知识系统,出现了很大的不该有的差异性。囿于篇幅,这里仅举表达技巧一例'略加阐述。一般认为,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属概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 抒情方式这四类种概念。
遗憾的是,不少人把表达技巧与写作技巧份艺术手法 表现方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等说法混为一谈了,严重缺乏规范性!而且,对表达技巧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例如有三分法(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五分法(增加了所谓的结构方式,如先记叙后议论之类。很显然这类应归入表达方式)多分法(如北京一位老师编著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与训练》,竟将其一股脑儿分为十七种)。
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获得科学有用而有一定系统性的知识是一个必备的基本前提。
其三,忽略了对诗歌鉴赏一般步骤的必要指导。
诗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独立鉴赏诗歌,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绝对不能削弱对鉴赏诗歌一般步骤的必要指导。王纪人先生认为,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劝利的心理接近阶段。(指向文本的声音、意义层面)
第二阶段:动态的心理建构阶段。(指向文本的意象层面)
第三阶段:整合的心理领悟阶段。(指向文本的图式化层面、作品的深层意蕴)
对此,叶圣陶先生谈得更通俗:要认真阅读(对应上述第一阶段),驱遣我们的想象和训练语感 (对应上述第二阶段),不妨听听别人的话 (对应上述第三阶段)。
然而,在指导学生怎样鉴赏诗歌这一点上,有不少公开课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盲目性或随意性。请看下面两个近几年公开发表的典型课例:
例一:一位教师教学郑愁予的《错误》,围绕拓展画面,挖掘意境这一目标满堂问答,牵引的古典诗词达49处,很难看出在学法上的牵引。
例二:有人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主要提出三个问题跟学生讨论:透过诗,你们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味儿? 讨论完后教师自己总结说:同学们从诗句走进生活,品出了声音,品出了意趣。不难看出,这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所作的鉴赏 充其量只停留在王纪人先生所说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可谓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