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校长要掌握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社会管理的公共知识,更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获得深刻的见解,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教育的智慧。要达到这一目标,校长至少要做到五个方面: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透彻理解和深刻领悟;对社会赋予学校的期望和要求的敏锐洞察和灵活调适;对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全面规划和有效激励;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的深入了解和积极引导;对学校的管理策略和实际效果的及时反思和理性评价。
初任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管理科学理论;认真接受职能部门的督察和评价;认真对待有关学校管理的各级各类培训;认真学习资深校长的治校经验;认真吸纳其他行业的管理方略;认真听取社会、家长、师生的意见;认真面对管理的得失。以虚心的姿态、悦纳的胸怀、宽广的视野、求是的行为、发展的追求,去迅速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和职业信念的确立,迅速适应学校发展的规则和要求,迅速形成自己治校的思路和方法,迅速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情景操控自己的管理行为,迅速增进与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全体师生的默契,增强管理的自信和灵活性,并有所作为,积累经验,获得智慧。那些对学校管理工作已经了如指掌,有了一定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的校长,则务必: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政策素养、教育学识能力、职业理想信念、经验智慧品质、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及时消除对学校管理产生消极作用影响的因素,发现和积累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经验,促进自身素质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理想与信念、人格与魅力系统的整合和重建,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增强自身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从一般校长发展到优秀校长,基本标志是教育智慧的形成。教育智慧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又是在经验积累中不断完善的,更是在教育发展中不断升华的。因而,一个校长的教育智慧,其形成的过程始终处在实践探索与创新追求的状态中,其产生的实质往往是对于管理经历、实践体验与师生世界、教育发展现实的真正理解,其表现范式总是从多元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管理理念、策略方法、实践行为、作用效果,对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客观的剖析和理性的推断,对经验和智慧产生的背景进行全程式、纵深性的追问和考究,由此保持虚心的心态,增强大胆创新的勇气,坚定职业理想的信念。具有教育智慧的校长,总是善于从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找到切合学校发展和自身能力发挥的最佳契合点,积极、深入地检验、完善和发展理论与实践,在不懈的创新追求中敏锐发现和有效积累经验与智慧,逐渐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系统,实现自己的管理理论建构,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特色,使自己的管理理念为社会、家庭、师生所接受,并得以在师生心灵中成熟和扎根。诚如珠海一中钟以俊校长、上海建平中学程红兵校长,都是在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上找到学校迅猛发展和自身能力充分发挥的所在,或关注教育实践过程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的联系,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理解和影响,分别提出了美的教育、人格教育的管理理念,走出了独特的学校管理之路,显示出高超的教育智慧。他们的创新实践表明:能发展、有成就的校长,绝不是靠等待、享用他人的教育智慧去求发展、谋成功,而是准确地把握实践中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思考,从而萌发独到的见解,生发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作出学校管理的正确抉择。由此可见,教育智慧并不是教育者随意能够获得的东西,它的形成常常依赖于教育者参与教育变革的切身体验和深入思考的程度。一个缺乏积极实践和思想灵气的校长,不可能从自己的管理对象、管理实践中获得思想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教育智慧既是一种教育资源,又是一种精神财富。从校长的角度来说,它无不与校长的思想、经验、行为、信念密切,体现着学校管理的思想性、深刻性、实践性,这正是校长的发展所在。从这点出发,一个校长想要获得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最关键的是要从学校的管理者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即成为教育的思想者。首先应珍惜社会赋予的职业权利,坚定献身教育的职业信念,重视植根于学校的实践经验,发展治校办学的思想能力;进而熟悉本国教育的发展史和本校的发展史,了解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国教育、本地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着力于本土教育、本校教育实践的探索、创新。因为,一切智慧的形成过程,都是思想的构建、发展、创生的过程。校长发展的意义也揭示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