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智商,80%归诸情商(EQ)。情商主要就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简单的说,情商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谁的情商开发的好,谁的成功机会就多。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基于此,我在最近几个学期里,尝试将成功教育的教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回顾起来,感受很深。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求老师们指正。
首先,我们要明确成功和成功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是成功?对此,我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
成功不在结果,而在追求。
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
在教学中,我始终用这两句话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认清了奋斗的方向,树起了成功的信心。一句话,我努力使每一个同学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我称这些方法为我的成功教育法,并把它概括成四句话:态度决定成功,目标促成成功,喝彩帮助成功,合作收获成功。
一、态度决定成功
端正态度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却是一个很重要、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态度决定成功。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21世纪人才素质国际研讨会认为,21世纪人才要通过三张证书,即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证书。这个事业心就是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
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曾经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高考的问题。我说,对所有同学来说,高考只是每三年一次、每次两天半时间的考试,其实,这不正确。我认为同学们每天都在进行高考,不是吗?我们每天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就是三年后的高考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努力,不正是在为高考乃至将来我们要面对的人生的种种考试所作的准备吗?我还告诉他们,大家现在每努力一分,就是在为今后的考试添加宝贵的一分,高考的那两天半,只不过是将我们三年来的努力用笔表现在几页纸上而已,而最终的成绩,乃至我们将来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早已决定在我们现在的每时每刻了。用这个道理去给学生做工作,学生很容易接受,也就不再轻视每一天、每一节课的学习;而且,他们的心理更成熟,眼光放得更长远,明白了成功体现在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这样想,自然就不会为一时的成败而大喜大悲了。
二、目标促成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独立、理性的人格心理是在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磨炼意志的过程。 一个系列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完善的心理品格一步一步形成的过程。这种优秀心理品质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独当一面,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心理素质,是成功教育的基本目标。
我将学生的学习,比如说写作,演讲等,分成很多个小阶段,并为他们制定出各阶段的成功目标,通过体验每一个阶段的成功,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高一学生入学伊始,我就让他们自己组织课前演讲活动,我为他们提出的目标是:一学期能站得住,一学年能讲得出,两年能讲得好,三年能够成为演讲家。有些同学开始并不相信我的话,结果呢?有个最典型的例子:我班一个叫张春媛的女同学,当初第一次登台演讲时,紧张得结结巴巴,被学生评委评为不合格,第二天又上台,还是不行。于是她很气馁,用我当时的一句笑话讲,就是想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为她讲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告诉她,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只要你下次比这一次好,就是成功。结果,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学期,这个当初张嘴说话还紧张的同学,竟然在全年级的诗歌朗诵大赛中勇夺第二名。我想,这对她来讲不仅仅是一个奇迹,更重要的是也许她终生都会记住成功的真正含义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一定是进步。
三、喝彩帮助成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熟知其音域,便可奏出美妙的乐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心的这个独特的琴弦属于他自己的优点,为他的优点喝彩。
以往我们在理解学生总是有优点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足。常常是在优等生身上发现的是学习优点,而在所谓的差生身上发现的是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优点。当然,我们不否定这也是优点,但我们的这种发现其实就是主观性地、人为的将这些同学排斥在了能学好的学生行列之外了。在这种理解下,我们有些学校的素质教育变了味,偏了向,变成了成绩好的搞学习,成绩差的搞素质,表面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变本加厉的片面发展,即学习仍然只是部分人的专利而非全体学生都应享受的权利;而事实上,每个学生对每件事情当然包括在学习上,都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欲望。尤其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我们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剥夺,实际上是对他们的最大的打击,这只能导致他们自甘堕落。有鉴于此,我就十分注意挖掘每个同学的学习优点,为他们喝彩,给他们掌声,来培养每个学生成功的欲望。
比如,在作文讲评中,对于那些比较全面的优秀作文,不吝赞扬,通过在年级内印发,在校办刊物上发表,向作文杂志等手段,大力宣传这些好的作文;而有些同学的作文算不上好文章,但是文中的某一段的语言,或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或是卷面,甚至于只是一个新鲜的句子,只要有这么一处,我在批改时都要认真地记录下,在讲评中予以表扬。结果是很多不爱学语文、不爱写作文的同学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这对于他们本人来说,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四 合作收获成功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化学家李远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100年来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一起学,一起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一起学,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看到,合作不仅是为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业成绩,而且是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受此启发,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学习小组,将课上课外个人难以解决的很多问题,都交给这些学习小组去完成,比如周记讲评、课前演讲、诗歌朗诵比赛、课文学习等等,让学生们在合作中解决被自己视为困难的问题,收获成功的快乐。如我在文言文学习中采用了质疑法,课文的字词句的理解全部由学习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可以向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如还不能解决,则提交老师回答。学生的质疑完成后,再由老师向学生质疑,由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进行答复,这样坚持了两个学期,文言文学习课堂上再没有了以往灌输法的死气沉沉,而是你争我辩,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了,知识的掌握也扎实了。再比如,学生自办报纸刊物,承办大型比赛,他们从中收获最多的也许正是成功的感觉。
总之,成功教育对提高学生情商、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着的。强烈的自信、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会使学生的行为定势得到巩固,并最终取得成功;反之会使学生的行为定势受到抑制以至消退,最终一事无成。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成功教育,促进教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