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教育大约分三个阶段。
1.从夏至秦。
(1)文言文经历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句读训练。
(2)以孔子设坛讲学为代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重复习、重思考。
(3)书面语口语经历了一致――逐渐分离的演变过程。口语与书面语的基本一致给语文教育带来不少方便之处。
2.从汉至宋。
(1)两汉之后,书面所使用的文言文基本定型,很少变化。口语,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一直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文白分离演化成言文分化。语文教育继续使用文言文,(开始出现麻烦)。
(2)语文教材基本定型。识字类,先是有《仓颉》《凡将》《急就》《元尚》,后来,三百千取而代之。三百千总字数2720,单字2000左右。其次是韵语类的读物,一类是教育类,教人洒扫应退、为人处世的。如《小儿语》《弟子职》《太公家教》《昔时贤文》等。另一类是掌故,主要教学名物故事、各种知识。,如《名物蒙求》《幼学须知》。韵语教材,既是识字的,又是读写的。经史类――主要是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历代沿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历代都作为科举考试的初级标准教科书。《资治通鉴》作为语文教材,内容较深,一般作为考查之用。文选本――主要是梁代萧统编辑的《昭明文选》。
(3)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进程也已基本定型。首先是集中识字,从8岁开始,大约花一年的时间读完三百千,集中认读2000各左右的汉字。其次是进一步识字。大约两年时间,读四书,读韵语类教材。第三步是初步的读写训练。属对是主要形式,着是一种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诸多因素的训练。第四是正规的读写训练。大约15岁完成上面的三个步骤,然后进入正规的读写训练。这时仍要读经书,读《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读历代名家的优秀作品。为配合科考,还要读时文,写作主要是练八股,大约延续到21-25岁。
(4)朱熹,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教法上,重诵读、重背诵、重涵咏、重放胆文、重模仿等。
3.第三阶段,从元到清末戊戌变法之前。
(1)语文教育的传统得以承袭,教学进程、方法基本沿用前段;
(2)语文教材有所发展。清代的《千家诗》成为集中识字向读写过渡的主要教材。三百千发展成三百千千。《古文观止》成为有明显特征的文选类教材,对后世语文教材的编辑影响很大;
(3)读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作文训练沿用并发展了前一阶段的成果。字字落实,细细涵咏,学生当然得益非浅。
(4)放胆文,起承转合的作文程式,开始将语文教学引向僵化之道。
(5)语文教育专著开始出现。崔学古的《幼训》《少学》,王筠的《教童子法》,唐标的《读书作文谱》等,标志着语文教育进入成熟期。
我国古代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积累的传统经验有:
(1)集中识字,符合学汉语的规律;
(2)多用对偶句和韵语编辑启蒙课本,符合汉语的特点,符合战国儿童少年学汉语的心理特征;
(3)重视吟读背诵;
(4)重视读书方法;
(5)作文程式训练有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