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及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及练习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故可不把字词掌握当作教学重点。根据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着重从其写景特点以及文中所包含的人生旨趣入手进行分析鉴赏,可培养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和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2 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与禅意

三、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冷的冬夜要下雪了,我备了酒,生起了火炉,你能来喝一杯吗?

绿蚁是酒上泛起的泡沫,酒是自家新酿的,还没有经过清滤,红泥小火炉是用来温酒。没有金樽清酒,也无玉盘珍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不是宴大宾的陈设,但却最适合二三知己围炉夜饮,酒不酣而情浓,不醉于酒却醉于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对朋友的邀请,也是对温暖与友谊的需求,能来喝一杯吗?雪夜围炉,清谈小饮,非知音者,何能为?质朴简单的言语,如新酿和红泥火炉一般没有半点矫饰雕琢。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诗歌写封邀请函实在太奢侈了,而在古人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书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诗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不是为赋新词强说的愁,而是坦坦然然地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不仅诗歌如此,同样拥有这般自然而诚恳的美丽的还有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二) 整体感知

王维官至右丞,天宝三载,朝政由奸丞李林把持,有才能的人和敢谏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于是他便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就来到这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裴迪曾是王维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他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 ,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天宝三年的腊月末,裴迪在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这封信就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印发的参考资料,阅读全文.

2学生朗读,教师正音并纠正错误的断句与节奏。

(三) 品读课文,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工诗善画,在诗、画、禅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古典文学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并精通音律,他常常以画家的笔法来写诗,以音乐的旋律来表现诗,从而使他的诗歌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正如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有人认为此文也饶有诗情画意,不妨说是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一问题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阐述,可结合绘画的构图色彩等结合文章做适当引导点评,如

构图美

作品中的构图大体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取舍和布局。

(1)讲究绘画的结构美。作者选择了辋川风景中两幅典型的图画,一幅是辋川寒山图,一幅是辋川春山图。两幅图画的构建体现了王维对自然具有敏锐的感悟力,以及取景布局的匠心构思。现以辋川冬山图为例,分析他的这种艺术构思匠心之处。作者首先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以清月映郭为这幅巨画摹下广阔的背景,把辋川的总体布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接着按照由远及近、由山而水的层次,把所见之景一层层地铺开去,同时也把辋川的自然美景一层层地揭示在欣赏者的面前。粗线条勾勒完毕,作者就开始细致的描画工作,水,在月光中沦涟;月,在水中涤荡。远山忽明忽暗。再在自然图景中点染几声犬吠、夜舂、寺钟之声,使整幅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了,且着上作者的情感的色彩。王维的这种构图的手法把故山殊可过这一主题集具体化、形象化了。

(2)讲究虚实相生之美。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可见虚实相生是艺术追求最高的境界。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化景物为情思 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里,作者所描绘的辋川寒山图、辋川春山图,就是采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其中辋川冬景图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景,辋川春景图为想象之景,为虚景。一实一虚,形成对比,亦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完整的辋川风景图。同一幅图里,则体现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原则。在第一幅画里,透过实的画面,我们看到了辋川月下寒夜的幽寂、清寥的意境美;在第二幅画里,我们则看到了虚景之中充溢着跃动生机。两幅画图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闲居生活中那种闲逸萧散的情趣无不涤荡于其中,真正做到了景与情的水乳交融。

色彩美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元素,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来传达作者的情愫或者对生活的理解;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通过作者对外界景物穷形尽相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理念。可见,绘画与摹景散文的要旨殊途同归,都是抒情达意,因而摹景散文的最高顶峰是水墨山水。

作为画家的王维自然对色彩具有敏锐的感悟力,善于运用自己精心调配的色彩来表现自然之美,充分体现了以我观物,故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文学观。在辋川冬景图中,作者以冷色调浅黑色为主色调,以月亮的浅红色为配色,通过光线明暗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极富层次感:山上满眼凄凄,清月织成一个朦胧的网,网住了灞水,网住了城郭。水也青青,郭也缥缈,游人亦虚空。月,映照着水,把水照亮了;水映衬着月,把月洗淡了。辋水波光鳞鳞,月亮晶莹剔透,水与月一起荡漾着,奏出一曲和谐的旋律,撩拨着游人的心弦。衬托水的是月,衬托山的则是树,蓊郁的参天古木在山的怀抱里沉沉的睡去,陪它入梦的还有忽明忽暗的点点灯火在辋川春山图中,作者则敏锐地捕捉到了想象中的春山是新雨洗刷过的,舍其多而杂的颜色,只以绿色为主色调,选取了春山可望,足见山色的一片新绿;以白色为配色,轻鲦出水、白鸥矫翼,足见水中的一派生机。只用绿、白两种色彩简单一点染,整个春山就象一幅明快的版画呈现于欣赏者的面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树也葱葱,点缀了草;草亦萋萋,装饰了山。山把它的艳姿倒映在水里,水也分享了绿的氛围,便碧透开去轻鲦遨游于水中,传递给游人一份快乐;白鸥矫健于天空,传递给游人一份激情;野鸡信步于麦陇,传递给游人一份闲适。山水树草编织了绿色的情调;轻鲦、白鸥、野鸡,谱写了绿色的生命。满眼皆绿,满心欢乐!

作者笔下两幅图突出的光线与色调的明暗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了辋川山水之美。

(以上楷体部分节选自《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看王维之入静》)

2学生自行朗读,在朗读中请学生品味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与韵味

(四) 深入阅读,感悟以深趣融贮禅趣

1 学生较难理解,以老师讲授为主,作此拓展意在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王维作为诗佛的独特风格

(1)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王维从小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心灵浸染了佛教清静无为的色彩,其诗作或直接阐释禅理,或渗透禅趣

(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禅趣主要表现为王维所极力营造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的氛围。

唐天宝三载,王维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从此,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奸相李林甫把持的朝政里寻求心神的宁静,在寄情山水间觅求心灵的慰藉。 王维热爱着辋川山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然是中有深趣矣,深趣是作者对辋川山水综合的心理体验,禅趣理念以空寂的世界为依托。

在这篇文章中,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境界是何等的空寂;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境界是何等的沉寂;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境界是何等的幽静。这几句造出沉寂清远的超凡境界,完全没有一点世俗尘埃,描出了一幅本来无一物的禅境。更有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寒犬的吠声,笼罩着幽深的古巷,使深巷如此空旷幽远;舂米的声音回荡在村庄的上空,让村庄如此杳渺深邃;钟声敲响在寺庙里,使得寺庙如此寂寥淡泊!犬吠声,舂米声,古钟声,交错着,断而续,续而断,笼罩了整个辋川地区,如梦一般缥缈着王维在极力宣扬这是一个及其幽静的世界,客观世界是夜静山空,主观世界是空寂清闲,这是作者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心灵境象。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就使人联想起佛僧静夜坐禅,而王维的闲居净坐一般都带有禅定的目的,处此之中,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辋川冬景艺术境界处处非常美,而这种美的创造极大成分上借助了佛教的理趣。 王维营造的寒山境界,是一种禅意葱茏的世界,是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影响的结果。因此,王维的寒山境界超越了陶渊明的纯粹结庐在人境式的隐逸情怀,,上升到禅宗的无心、虚空的境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体现了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

2 请学生欣赏朗读视频,感悟文章以深趣融贮的禅趣

3 学生朗读,教师小结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尽情地怡性于山水之间,以艺术的高度感悟力实现了诗画的揉合,为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歌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由此可见,画意和禅趣,是王维诗文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无论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都达到了一个极灿烂澄明的高度。

(五)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阅读王维诗歌《渭川田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过香积寺》《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积雨辋川庄作》《相 思》《杂诗》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