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三打白骨精》文本解读之一

《三打白骨精》文本解读之一

课题《三打白骨精》,三打是课文主要情节,主人公孙大圣,由此,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三打可以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这是小说。小说的阅读,除了情节,更要关注环境、人物的描写。课文中环境描写只有两词儿:山势险峻、峰岩重叠。有多险?原文中这样描绘: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豝(bā母猪)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bì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骨山。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走进这山,便有妖气袭来。

文中涉及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白骨精、猪八戒。主要人物当然是孙悟空。这于题目中便已知晓。对照原文,更可见已将写猪八戒那呆子的片段删去几乎不留。这悟空受师傅念咒,最后被逐出师门,这呆子是始作祟者。况唐僧耳根子慈软,这呆子硬是能说得唐僧尽信其言。

这悟空,自是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山险峰高,他腾云驾雾,奉命摘桃;上天入地,唤神唤仙;火眼金睛,明识妖怪;定海神针,下棒致命。这悟空,知恩图报,惩恶行善,性情直爽。被压五行山,唐僧得命观音解救之,于是念念不忘相救之恩。哪容得妖怪动师傅寸肤毫发?保护师傅义不容辞,保护师傅,不用多加考虑。一见妖怪,不由分说,举棒便打;二见妖怪,也不说话,不顾一打之后刚被唐僧念过紧箍咒,当头一棒;三见妖怪也是抽棒欲打,却也终知事可迂回些,后请来众神作证。纵唐僧咒语念得二十遍,仍不愿背得忘恩负义的坏名声离师而去,借金箍儿不得退下,留将师傅身边。

相比而言,描写白骨精的话语倒是不少。这一心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也不是好惹之徒。他谨慎得很,悟空不在,知天蓬、沙僧虽无大本事却也威风尚在,于是便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这妖精很会投其所好,察颜观色。知天蓬易动凡心,知唐僧一心向善,不忍见杀生,晓他们饥肠辘辘,变成来送斋饭的美貌村姑。事实确实如此,那天蓬见村姑斋饭,立刻心动嘴馋,夺过便吃。那唐僧呢,更是对悟空大加责怪,见得尸首,竟惊得摔下马匹,连念二十遍紧箍咒这妖精诡计多端,很会自圆其说。一而再,再而三,由村姑到老妇,由老妇到老公公,无不以假乱真,骗过唐僧猪八戒,并以脱尸术几次躲过孙悟空的金箍棒。真是厉害得很。然,再狠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妖精之狠更衬托出悟空之能!

其实,是谎言便有漏洞。无需悟空之火眼金睛,细加观察疑窦不少。旷野无人,恶山险水,悟空四处观看未见有人家才到南山摘桃,哪会突然冒出个斋僧的女子,寻女的老妇老公公?那老妇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手拄竹杖,一步一声,也是一闪而出,不是妖精又是甚?文始环境起因的交代,不是可有可无的。

唐僧就没发现这些可疑之处?发现了,也质疑了,但均被妖精花言巧语骗过了。三打之后,悟空仍被逐出师门。这些课文均没有交代。为什么不交代?猜。猜完读读原文。

最后想说,本人非常喜欢这课的语言。一是大量运用四语短语,读来干脆利落。如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坐在地上,不由分说头痛难忍,连忙哀告等;二是通篇除了便就又但,不见其它双字关联词,有一气呵成之感。如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若两句中,加上于是,便觉拖泥带水。再看不胜欢喜造化造化为何不听若真不要我不可再行凶定要打死等话语,有着些古言的味道,很是喜欢。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