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华夏集,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札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札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白¨向宙*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换()()()
丝()()()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通通 黑白 绿亮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