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写作]第四单元 社会生活评论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写作]第四单元 社会生活评论

[导学新概念]

评论有多种多样,如时事评论、思想评论、政治评论、经济评论、文学评论等等,社会生活评论不能与它们并列,它只是确定的一种写作范围,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的文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学生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写社会生活评论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敏锐感;并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用新的观点深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或抨击时弊,或倡导新风,或提出建议,或阐明事理,笔锋可以自由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练习社会生活评论的写作,进一步提高学生阐发思想、表达感情的能力。

[资料显示屏]

写作论说文,应当把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而得到的新见解告诉读者。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才能对人有启发,有教益。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再没有比那种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文章更倒人胃口了。

纪恩《论说文的写作》

论析,即分析事理,作者自己当然先要明理,先要在观念中实现对世界的理论掌握。明理是析理的前提和基础,甚至可以说是进行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张得一《现代写作技巧》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1.导语设计 从古至今,关心现实生活、忧时忧世忧事就是中国读书人的优良传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熔铸了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读书人炽热的心声!东林书院的门幅也形象化地说出了这种对社会现实生活密切关注的精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大作家们几乎都写社会生活评论,如鲁迅就时刻关注着社会上种种复杂的现象,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他简直以全身心关注着它的每一步发展,就是出于匡救时弊、探索病源的心理。如今高中生的思想已比较复杂了,他们的判断和思考开始与社会改革同步,与时代脉搏相应,他们很希望通过写作社会生活评论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描绘生活,评议万象,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显出青年人特有的智性力量。

2.个性教法展示 社会生活评论属于议论文,它的写法和议论文没什么两样,都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颗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都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写社会生活评论要让学生纵论时政,横议世象,以此为契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畅所欲言的胆量和陶铸文采的兴致。我们在写作方法上的划分,也仅仅是从大致的行文角度作的粗略的划分。

(1)借题发挥法 是指以某一事物为由头,引起对另一事物进行议论的评论文章。借题是其特点,关键是要发挥。一则新闻报道,一场体育比赛,一项科技发明,一件生活小事,都可以有感而发,形诸文字。所以,这种文章应以生活的感受作为基础和前提。试想,如果没有从生活中激发起的写作愿望和动机、情绪和感受,又如何能写出评论呢?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现象,抓住事情的本质,深入分析;不要浮光掠影,心中朦朦胧胧有点意思,就匆匆下笔,结果谈得不着边际,东拉西扯,内容杂乱。

(2)反面着笔法 凡事都有两种可能,光想当英雄而不想到倒下,不是真正的勇士;光想到成功而不想到失败,不是真正的探索者。所以,反面着笔法就是在孔雀开屏展示其美丽的羽毛时,你能够想到、看到它后面露出的屁股。这种方法常以发人之未发、言人之未言而使入耳目一新。反面着笔法实际上是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但写社会生活评论,思想方法重于写作方法,只有想得深,才能写得深。

3创新聚焦

(1)借题发挥法的训练 这种社会生活评论关键是题要借得恰当,有联系点。就是说要注意与所发挥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指的就是两者要有某些相近的、相似的或者相反的地方,而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它的写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借:先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议:扣紧事情进行深入剖析。结:作出结论,宜短不宜长,要有启发性。

[借鉴实例]牙膏皮与西瓜皮 郑也夫

有洋学者云:牙膏皮极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性格,大凡将之挤得齐整的人多喜欢自己的事情井然有序,而将牙膏挤得乱糟糟的人多在审美上不求整齐。闻后惊叹该学者眼光之犀利。的确,世间刻意经营的事情大多主要体现出人的智力水平,恰恰是不经意的举手投足更透露着性格。无独有偶,近来笔者也有新发现:西瓜皮是早年生活遭遇的写照。凡将西瓜皮啃得干干净净的人早年的生活多是俭朴而艰苦;凡不将西瓜吃尽的人早年家境多富足宽裕。不信请您稍稍观察一下。笔者还发现,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多数成员西瓜皮啃得极为干净。或许这也正反映着我们成长时期中国的状况:富人寥若晨星,多数同龄人都经历过困难时期和插队落户的生活。即使中年发了财,少年时铸成的习惯和性格也要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笔者自然没有忘记观察当代青少年。他们大多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绝少有人面对西瓜皮时承继着父辈的寒酸相。

近来读曾文正教子书,虽已壮岁仍觉受益。但仍有困惑久久不解。为什么一部曾文正家书如此盛名,显然是因为富家子弟成材成器者是,即使不像骆驼穿过针眼,也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罕见。但为什么要使家运昌盛往往需几代人奋斗,而多数人家竟是只发达了一代便迅速垮掉?富人子弟垮了,自有穷家男儿取代,但若一代人刚脱去赤贫便统统被暖风吹醉又该如何?如何使一个家、一个国,富裕了仍有寒士的气概,是中华古老文化留待今人解决的问题,不然,曾文正公家书也不会这般走红。而紧迫的是当今两辈吃瓜人该如何面对西瓜和这个世界。

这篇社会生活评论运用了借题发挥法。作者先借西方的牙膏皮这一生活小事而联系到中国的西瓜皮,又借曾文正公家书有感而发,谈了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个老问题。借得恰当,评得在理。

[课外练笔]

请采用借题发挥法,以金庸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写一篇社会生活评论。

 (2)反面着笔法的训练 学习这种方法就是在具体写作中,人们都沉浸在一片叫好声中,我偏要找问题,这就常常容易产生独到的见解,引人瞩目。这种方法既可以突破旧说,挑战权威,也可以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但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筑在对社会生活现象比别人更深入的研究上,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不是专门唱反调。

[借鉴实例]

群众的大多数 袁吴迪

不久前,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谈话节目里,请了一位留日经济学博士当现场佳宾,谈论他如何忠孝不能两全。为了精忠报国,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两年的课程,并为此抛妻弃子。甚至当妻子遇歹徒袭击受惊,他也只回去看一眼,没说两句话就走了。他反反复复说的就是我要尽快回来报效祖国,赢来现场观众一片掌声。

我不知道这位博士身心是否健康,至少人格上有些偏执。在我们的一些戏剧影视中,常常塑造这么一种模范人物:为了事业牺牲家庭,好像家人是全世界最不值得珍惜的人。而群众的大多数也常常替这种人鼓掌。我更不明白的是节目的编导,抬出一位这样的模范来,到底想说什么?难道只为了顺乎民意?电视编导们为了迎合群众的大多数,做点弱智的节目还是小事,可是居然有法庭为了维护一种道德观念而把法律的原则丢掉,这就让人害怕了。

今年4月,发生在四川泸州的第三者继承遗赠案,法院为了顺从民意,配合打击第三者的形势,将经过公证的遗嘱判为无效,剥夺了第三者的继承权。此案宣判后,在场的1500名旁听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此,我感到害怕。为惩罚一个人,而牺牲法律的严谨和公正是得不偿失的。一个人有权处理自己的财产,即使他道德败坏。目前我国的继承法并没有限定受遗赠人的身份(比如第三者不得继承),那份遗嘱就是有效的。如果这份遗赠是应当受到谴责的,前提必须是把道德法律化。道德是最高要求,法律是最低要求。我把财产给谁,上升不到违反社会公德的高度,也不违法。法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平和正义,但是实现的途径应该是依法严格办事。为了迎合一种道德观念而把法律原则丢掉,处理一个案件,表面很有轰动效应,结果几年后发现是一个错案,这种教训已经很多了。

这篇社会生活评论就采用了反面着笔法,当大多数群众都为博士、为法院鼓掌、叫好时,作者能冷静地看到掌声的背后所潜藏的问题。力排众议,见解犀利,对问题思考得深入。

[课外练笔]

最近,在南京雨花台,竖起一座铜像,前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铜像所铸之人,既不是历史伟人,也不是英雄泰斗,而是一位年仅25岁、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市民于璐。因为她在遭遇车祸遇难后,其父母和家人决定将她的器官捐献给社会。

请就这件事情,写一篇社会生活评论。

设计B

1.导语设计 相比较写作一般的议论文,社会生活评论的写作要求学生对社会生活问题的感受更敏锐,分析更透彻,认识更深刻,这主要是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写作上的问题。认识事物的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所以古人有文以识为主的说法。卓越的见识能对所述的事情起到烛照作用。文章切忌随人后,人云亦云,千人一腔,是写社会生活评论的大忌。写社会生活评论应当是领异标新二月花。认识要异,不同一般,不落俗套;见解要新,不泛泛而论,拾人牙慧。这就需要在写作上选择新颖的视角,如苏轼所说的看庐山,要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开掘。但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广见熟参,洞明世事,写社会生活评论八股通世故不通是写不好的。具有丰厚广博的社会知识是写社会生活评论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写作时才越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个性教法展示 评,就是评断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社会生活评论就是要通过剖析事理,明辨是非,来直接表达作者认识。

 (1)沿波讨源法 议论析理的文章,必须善于向本质深入。许多经典性的议论常常是使自己的观点,在一个又一个层次上展开、递进,直到揭出事物的本质。形象地说这种方法就是沿波讨源法,即顺着水流去寻找它的源头,深挖出所评论的社会生活现象中人们的心理根源。

(2)开渠引水法 古人说:渠引一溪水,春泥两岸开。这种方法就是把所评论的问题比做渠水,歌颂正面、批判反面就好比把土向两边翻,经过一正一反的对比分析,能将事物的特点、本质,更加鲜明、突出地揭示出来。这是一种传统的说理方法。如韩愈的《师说》,就用歌颂正面、批判反面来反复对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圣益圣是出之从师问焉,愚益愚是出之耻学于师,从而论证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接着又对比分析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进而引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结论。

3.创新聚焦

(1)沿波讨源法的训练 这种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发现和分析事理的层次。事理的层次是极为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可以找到不同的层次,可以按照事物的逻辑层次进行推演,以分析为向导,层层逼近核心本质。可以从事物的程度入手,由轻及重,由量变到质变,一层一重境界。

[借鉴实例]

关于抗旱的芝麻和西瓜 佚名

作为一个民望颇重的媒体,今年5月26日《南方周末》关于北方大旱的报道引起许多关注是在意料之中的。随后6月2日的报纸就有了反响,在头版登出了三位读者的来信。其中有两位读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学校里对水的浪费。自来水哗哗地流着,洗一双袜子也要用两盆水,这种现象让他们感到痛心。他们的来信表达了对水的珍惜,也表达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良好愿望和决心。我尊敬这种愿望和决心,但是不喜欢这个逻辑。

以前叫舍小家保大家,现在叫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什么什么,世界就变成什么什么。一旦社会的宏观运作上出现了问题,就来个全民动员。现在北方大旱,就要求个人进行节约用水的道德反省。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洗一双袜子用两盆水是值得鼓励的,而是觉得洗袜子的同学不该承受这样大的道德谴责。因为引起大旱的人祸绝非学校里长开的水龙头和洗一双袜子所用的两盆水。

其实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不是民众的个体行为,而是权力机构的集团行为。只有权力机构组织装备了现代工具和思想的伐木队伍,才能没有任何顾忌地几年剃秃一座山。也只有得到权力机构批准的工厂,才能源源不断地排出大量废水,把大河搞臭。我们洗袜子少用一点水,相对于工业污染来说,对环保事业的贡献是无穷小的。节约一滴水能浇多少亩地的应用题,使人们陷入一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道德意义的琐碎事物中。说句抬杠的话,如果把每个人节约出的一滴水搜集起来,真正起到浇多少地的作用,所花费的成本还不如让每个人多浪费一滴。同时,这种计算颠倒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我倒是倾向于把账反过来算:如果拆掉一座化工厂,能让我们洗袜子的时候多用多少盆水?

只要人人都什么什么,世界就会什么什么。这是一种简单的、政治上正确的对重大社会事件的表态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后面,潜藏着一种可怕的逻辑。它把社会的重大问题归结到个人的行为,把首先应该宏观上操作的技术问题转化为个人的主观意识问题。这种逻辑被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并长期潜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成为我们在困难时寻找解决途径的本能反映。这种心理使人迷失了真正的目标,好比在西瓜堆里捡芝麻,不知谁大谁小。

这篇社会生活评论运用了沿波讨源法,顺着人们关于抗旱节水的问题议论析理,使自己的观点逐层展开、递进,直到深挖出所评论的社会生活现象中人们的心理根源。

[课外练笔]

下面是一个在中国教书的日本教师写给某编辑部的一封信,请就这封信所谈的作弊问题写一篇评论。要采用沿波讨源法,深入剖析作弊者的心理根源。

我是一名来自日本的教师,在中国某高校教了两年日语。在这两年当中,我常常发现有学生作弊。令我吃惊的是:作弊的学生不但多,而且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罪恶感也十分淡薄。他们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然而对作弊的态度却很含糊,甚至好像存在不作弊的学生被其他学生孤立起来的倾向。这是我不能理解的。我在日本教了四十多年书,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顽固的作弊现象。更令我不解的是某些教师对作弊的态度。听说有的教师在考试的中间,故意离开教室让学生自由地作弊。这使我开始觉得作弊不仅是学生的恶习,更与教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学生满不在乎的态度是否与教师的放纵有关呢?

(2)开渠引水法的训练 这种方法运用比较普及,一般是以先进人物与落后人物、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成功与失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出正确的结果。

[借鉴实例]

谁是英雄? 吴 明

近来在音像店看到在卖香港拍的《成吉思汗》,不禁想说两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成吉思汗不仅是英雄,还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如果我们步入历史,回到当时的环境中,那么他还是英雄吗?当蒙古族铁骑践踏我神州大地的时候,当他的将领将拒绝投降的满城百姓一一屠杀的时候,当蒙古士兵枪挑婴儿耀武扬威的时候,当时的中国人会把他当作英雄吗?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权力欲不惜屠杀他人,这样的人是英雄吗?

我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在我曾经的脑海里,英雄是成吉思汗,英雄是打虎的武松,英雄是好莱坞的明星们。他们这样的人才酷,才有男人味。但是这些英雄偶像经不起推敲,总是要一一倒下的。《水浒》里的黑旋风劫法场时逢人就砍,行者武松杀光张都监全家老小,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做我们中华民族供奉的英雄呢?

现在是把他们请下英雄坛的时候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我的眼里,英雄是那些为了人民、为了正义、为了真理积极求索、英勇献身的人们,英雄是那死在侵略者剑下的阿基米德,英雄是那被教会与愤怒的群众烧死的布鲁诺,英雄是那抱着马痛哭的疯了的尼采,英雄是写出《出身论》的遇罗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属于他们的。

为什么要讨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因为人人生来都想成为英雄,如果大家说强盗是英雄,那想当英雄的人都去学当强盗了。《水浒传》播放的时候,不是成天听到哪里哪里的学生也在搞帮派吗?另外,认识了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才会有孕育英雄的土壤,中华民族才能产生更多的真正的英雄。

这篇社会生活评论采用了开渠引水法,反面批判了成吉思汗、武松、李逵这些所谓的英雄,正面歌颂了阿基米德、布鲁诺、尼采、遇罗克这些真正的英雄。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课外练笔]

眼下,一些穷困地区的孩子上不了学或辍学的情形颇多,全国上下都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以使这些孩子能重新走进课堂。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争相兴办贵族式的高收费重点学校,学费动辄几万元,学生在这些学校里享受到极其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请针对这种社会现象,用开渠引水法写一篇评论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