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其中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4和1995年已上升至28分。因此,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多少已成为语文成绩高低的一个关键。
因此,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应把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了解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具体方法之前,同学们应首先懂得这一情况,即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关系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一般都符合下列原则:包含丰富的信息,特别是丰富的隐含信息;便于编制知识覆盖面较广的题目,尤其是综合性题目;适合高中生的阅读特点,包括知识、能力、心理和阅读习惯等等,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日常的阅读实际。为了体现考查的公平原则,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取材于课外;但如果我们在复习和应试训练中,完全丢开课本旁收杂学,课外的读物汗牛充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提供了各种典型、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了对中学课本合乎规律的,方法适合的阅读为根本,那么我们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这个原则,下面针对1995年高考《语文科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七点要求,以及高考命题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学语文课本,给同学们的复习和应试进行一些具体指导。
一、词义的理解。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确认语句蕴含的深层意意,对准确的概括段落大意,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关系。把握文中的词义,特别是处在重要位置上的词义,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
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去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情色彩,决定了词性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上述的这些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例如1992年(三南)高考题第28题:
下面词语分别能表现A萧悦、B苏轼、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画家的艺术特色?
①雄健、豪放( ) ②古拙、朴质( ) ③雅致、逼真( )
这道题考查的是确认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只不过是倒过来考,有语议,要你将它与相应的词放在一起罢了。从原文看,萧悦工画竹,有雅趣,先突出了一个雅字;白居易为之题诗中又云: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不似画,便似真,疑有声,那就更逼真了,所以雅致,逼真最为精当。苏东坡为豪放派词人,他画竹气魄极大,而且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可见这位大文豪的词画同属一派,当以雄健、豪放莫属。倪云林的竹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箫疏,在①②③三组词语中没有对他的竹画艺术特色的概括。金冬心得到的评价是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淳朴拙厚与古拙、朴质正相对应,故答案选②。
二、解释文中含蓄的语句。
解释含蓄的语句,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句意,是理解段和篇的基础。把文中那些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作用特殊,意在言外的词句理解清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含蓄的语句不易理解,因为它的出现,通常是为了追求特定语境条件下的最佳表达效果的,故不能直说,而是把意思隐藏在句子的字里行间。常常是长话短说,正话反说,明知故问,闪烁其词;有时又指桑骂槐,微言大义;有时又夸张、隐喻、变形、跳跃、省略等等,可以说是无所不至。
含蓄的语句并不是不可捉摸的,有了一定的语境,句子的含义也就被牢牢地固定下来了。我们只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阅读,寻找语感,句子的隐义是可以自现的,此其一。
其二,前后关照,仔细推敲。特别要注意关联词所连接的内容,若文中出现了首先,就要注意其次;看到了一方面,就不能忽略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另外,那些传达时间、地点、场合等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句也不能忽略。
其三,触发联想,品出言外之意。这一点指的就是不能单单局限于阅读材料本身,而应拓开思维:或觉得材料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可用生活体验来补充认识;或发现材料与平时所读的某书有关,可以触类旁通;或从语法角度去领悟话语的机锋;或从情感、风格等方面,甚至是语言的空白省略上,去获得多种认识,体味无言之美。
例如1994全国高考题第28题:
请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个字,注意前后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谍,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现象。
解答此题时,必须对暴发户造谱谍,野孩子认父亲这两个比喻句的内涵作认真分析。这两句话幽默诙谐,寓意深刻,而且谱谍是什么?考生没有接触过,不一定理解。但既然是比喻句,就会有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从上文看,谈的是新风气代兴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自己是新的;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大有来头。但这里比喻的显然不是前者,因为野孩子都有父亲可认,当然暴发户也不是新冒出来的,都大有来历。那么与之有共同点的本体就是新风气,它也要找渊源,找来历。所以下文才会说它会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教养、师承。因此,这一题的答案就是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类似于这种题型的例子,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许多,尤其是在鲁迅的文章里,有诸多范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关于煤和人类血战前行历史的比喻;《〈呐喊〉自序》里铁屋子的比方等。如果我们对课文中这类典型的含蓄句子做了细致的分析,有了良好的体验,考试是难不倒我们的。
三、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科考试说明》就明确要求考生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要能把握文中表现的观点,能正确把握文意,说明能把握特征,这些都是高考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
要想在现代文阅读中正确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第一要通览全文,抓住文眼进行概括。
所谓文眼,就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也是文章构思布局的关键。在文中,它具体表现为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等于掌握了理解文章的钥匙。例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的难老二字,反复出现多次,充分利用难老这个特点来表现江山不老人不老,民族精神不老的主题思想。难老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也正是它的神。巴金散文《灯》的文眼,是结尾处道出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抓住了这一点,那么其他关于灯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一般说来,抓住文眼进行概括,多适用于散文。而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是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这是概括具体内容的方法之二。
文章的关键词、句、段犹如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具体内容。通常,那些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和段,亦有很强的概括力,或者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概括信息和依据,让我们答题时能准确有效,事半功倍。
例如1994年上海高中会考试题:
要求从下列文字中找出能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字。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节选自《南州六月荔枝丹》)
此题首先要弄清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去找出那个能概括说明对象特点的字。这段话的说明对象并不是荔枝,而是古代讲荔枝的书。具体而言,就是蔡谱。它的特点当然不是广为栽培,更足珍惜(而且这也不是字),而是一个早字。
第三,还可以根据标题含义,或根据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在议论文中,有时标题往往就是中心论点。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有的时候,试题会用相反的形式进行考查:没有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它安上合适的标题,看考生是否掌握了主要内容,是否能以一题目高度概括全篇。
例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阅读短文《人,又少了一人》第2题:
那个中年女人并没有死去,为什么作者却以《人,又少了一个》为标题?你能换一个比这个更为醒目,更为启人深思的标题吗?
中年女人并没死,为什么以《人,又少了一个》为题?这就揭示了人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又少了一个的又字,则使题目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和普遍性,点明这样一个故事的发生决非偶然。通过对一个醒目标题的仔细推敲,就把全文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了。
四、阐发文章的抽象内容。
要把文章的抽象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必须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或称阐释能力。也就是说,要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理解和分析,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
怎样才能对文中抽象的内容正确地阐发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内容要求和选项的内容重点(包括有关的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
例如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