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改革是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是叶老的一贯主张,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老关于改革语文教育观念的思想,大体可从初露锋芒──趋于完整──发展完善三个阶段来认识和研究。
本世纪初,从学校到社会,代圣人之言的八股风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势力,主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1919年4月,叶老在《国文教授之商榷》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今日教授作文,每任儿童自由发挥的主张。1919年1月发表与王伯祥合写的《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直书口说的主张,由此进一步提出从文题到取材,以及读物之选择,作文之批改,都必须以学生为本位的著名命题。针锋相对,初露锋芒。
如果说上述诸项其锋芒指向时弊及其所造成的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一系列问题,那么1922年1月20日发表的《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之锋芒则触及到教者的观念。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文教学要有成功之望,先要教者将谬误的观念改正。观念与态度不变更,则一切改革方法,转换材料,都成空话。
叶老当时认为,教师观念的错误主要有二:(一)不曾了解儿童,不以儿童本位一义为教授的出发点。这就造成教学中的一切均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来主宰,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成为被灌输的对象;(二)不明白国文教授之真作用,徒视为形式的教科。这就造成轻视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方法,以为教会读音、识形、讲解、书写,便已尽责。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教与学的关系,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两大重要问题。如何解决?叶老指出,首先,必须明确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他说,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儿童既处于特设的境遇里,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发出。教师于这个当儿,从旁导引,或竟授与。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统一的理想境地。其次,必须明确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他说,学生所以需要学国文,我们所以教学生学国文,一方面在磨炼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这两方面里,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就是说,惟有正确处理文道统一的关系,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或者说,语文教学既训练语文能力,又磨炼情思方为成功。此外,叶老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小学教材宜纯用语体,教学内容应当在教科书以外去选择或搜集;他认为学生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应当作为选择具体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这是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思想和理想境界的早期萌发,其意义不可低估。
自国文作为学堂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光绪29年(1903)《学务纲要》规定,国文的写作训练,以能多引经史为贵。直至民国18年(1920)《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仍将养成其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作为国文要旨的主要内容。民间私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仿古、复古自不必详述。而面对如此之现实,叶老提出上述从观念,到内容,到方法的改革主张,实在是难能可贵。那么,叶老何以能够有如此鲜明而又深刻的见识?首先,自康梁变法、辛亥革命以来,人们,尤其是知识阶层的改革意识日趋深化;自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列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有这些,都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深入人心。青年叶圣陶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变革时代之中。其次,叶老上述主张源于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自1912年充任小学教师以来,至此已有十年八载;自1915年以来,又有编写教科书的实践。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对叶老早期改革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商金林同志编辑的《叶圣陶语文教育与研究活动年表》中可见,1917年春,青年叶圣陶到角直镇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与同事吴宾若、王伯祥等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自编各种课本,创办农场、书店、博览室,建造音乐室、篆刻室,辅导学生自编自演话剧,组织学生远足旅游等等,真可谓教育教学改革之先锋。做到如此程度,不必说在当时,即使在当今,也是应该予以高度赞扬的。这是他早期乃至后来语文教学整体改革观形成的沃土和根基。
1942年8月1日《国文杂志》创刊于桂林。身为主编的叶圣陶先生写了一篇发刊辞,题为《认识国文教学》。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叶老改革语文教学观念的思想趋于完整的标志。针对训练不切实,教学不得法,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一般人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这类极端错误的观念,发出必须另起炉灶的号召,表示我们愿意竭尽我们的知能,提倡国文教学的改革的鲜明立场和坚决态度。同时明确指出,一些重要的认识问题亦即观念问题必须首先加以解决。
第一,明确语文学科性质,树立语文是基本工具的观念。叶老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从语文在各学科中的地位,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确立了语文的基本工具说。同时指出,学科性质不明,是造成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这一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从而深刻阐明了树立基本工具观念之重要性。
第二,明确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树立语文教学要为造就普通公民这一总目标服务的观念。叶老所谓另起炉灶,就是要以这个根本目标为出发点的落脚点,从而把矛头指向旧教育以造就活书橱、人形鹦鹉、儒学生员为目的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他深刻指出,旧式教育那一套,不但不能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本领,而且把心术弄坏了,根本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尽管没有提出普通公民的具体规格和标准,这一主张却是独树一帜的。它标志着叶老教育改革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为同时代人另起炉灶进行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后人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它,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用里程碑来评价普通公民的培养目标,不为过。
第三,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树立教师教学生学习国文的方法的观念。从培养普通公民这一总目标出发,语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具有阅读和写作这两项生活上必需的知能,这是叶老的一贯思想。如前所述,从20年代起,叶老就是从读写两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改革问题的。到1942年,在《认识国文教学》一文中,进一步强调知要真知,能要真能。何以达到?不仅要求教师讲究教学方法──那方法决不是死记硬塞,决不是摹仿迎合;而且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习国文的方法──教学生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种种事项上多下功夫。这样,才是正确认识国文教学。他充满信心地说,从这种认识出发,国文教学就将完全改观。
综上,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正确途径,语文教学观念改革应包括的几个主要方面,叶老均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有些问题提得很尖锐,有些问题很精辟。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当今也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委叶老以重任。他长期担任教育行政和出版部门的高层领导职务;叶老对党和人民报以忠心和热忱,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活动。作为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叶老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远。在领导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叶老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观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个阶段叶老关于改革语文教学观念的思想,主要由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三个方面构成。
培养普通公民,是叶老人才观的精蕴之所在。叶老对这普通公民的规格、标准的构想集中地反映在他1948年8月草拟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里。当时叶老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这份课程标准里,叶老提出,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情操和意志方面学生应该做到,热爱劳动跟劳动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具有随时准备去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决心和勇气;具有服从公共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生应该具有凭借祖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能,即听、说、读、写的能力。1978年3月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这是叶老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在谈到掌握语文工具时,叶老又从极大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尽分内的责任的高度阐明了他的人才观。
叶老培养普通公民的人才观,与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及《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老教学观的精蕴之所在。这是叶老一贯的教学思想。早在1922年就提出学生自生需求,不待教师授与的主张。1943年1月出版与朱自清合编的《略读举隅》的《前言》中,明确指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并以孩子学走路为例,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开,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深入浅出的阐明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的道理。1961年7月,在一封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语文课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1963年6月,在《评改,<最近半年工作情况汇报>》一文中说:各科教学工作和整个教育工作都如此。总括一句话,尽心尽力地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1977年12月26日为武汉师院《中学语文》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8年3月,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说到讲的时候,叶老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复杂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掌握,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归宿。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复杂的、艰苦的过程,这是个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培养能力是核心──在逐步放手不教中训练能力。学生逐步具备了能力,才可以不教。
显然,不仅学得知识,而且养成举一反三受用终生的能力,是叶老质量观的精蕴之所在。这个思想贯穿于叶老一生的著述中,无需赘述。
学习和研究叶老关于改革语文教学观念的思想,我们应得到的启示主要是:
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又反作用于客观现实。从源于实践,反映客观现实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带有滞后性;从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意义上说,认识、观念又带有先导性。在改革实践中,观念的转变至为重要。在转变观念的问题上,既不可片面强调观念带有滞后性的一面,固守旧观念,徘徊不前,成为改革的阻力;也不要片面强调观念的先导性一面,脱离客观实际,盲目实践。而充分认识观念的先导性,是转变观念从而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273页)在教改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旧的教学方法使人感到困惑的时候,恰恰孕育着新的教学思想的萌发;也常有这样的情况,随着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施行,促使或影响人们,包括对这种新方法持反对、抵触、怀疑态度的人们,改变原有的旧思想。所以,我们既要耐心等待,允许人们的观念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更要大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积极引导、大力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
第二,观念的转变,表现在改革实践的各个方面,改革须全方位、多维度的整体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关系,听、说、读、写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无不说明这个道理。在改革实践中,有时局部启动,单项试点,这恰是为了带动全局,促进整体改革的顺利进行。
叶老关于改革语文教学观念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很值得我们全面理解,深入探讨。